第907章 杨伯君暗合吕连群杨明瑞坦诚有猫腻(2 / 5)

加入书签

当地的社会治安形势绝非表面看起来那般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坐在一旁的刘英,同样心情格外沉重。

刘英向来信奉“难得糊涂”

的处世哲学,在很多事情上都不愿轻易表态,觉得只要能把自己分内的工作推进下去,就算完成了任务。

然而,这次自家远门亲戚的媳妇和彭凯歌在病房里毫无顾忌地大谈实验田的事,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东洪县的干部群众都知道,那块实验田原本是城关镇集体林场的土地,划出一二十亩送给县里领导,领导及其家属偶尔会来这里体验劳动,种些自用的玉米、小麦。

这本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可不知是谁下的命令,竟然将整片即将丰收的小麦地都铲除了。

刘英身为常务副县长,很快就想明白了彭凯歌夫妇一唱一和提及试验田之事的背后深意。

彭凯歌一直将杨明瑞视为晋升路上的强劲竞争对手,二人在工作能力和职位上旗鼓相当。

杨明瑞是县政府党组成员、城关镇党委书记,彭凯歌则是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两人都是副县长职位的有力竞争者。

在东洪县这个小圈子里,干部晋升的竞争异常残酷,大家都明白,成为科级干部已是凤毛麟角,而一旦成为处级干部,就能彻底改变家族命运。

彭凯歌此次的举动,看似是光明正大地将一众领导引到被破坏的小麦田现场,实则居心叵测,意在通过此事在无形中贬低竞争对手杨明瑞。

刘英甚至猜测,彭凯歌或许打着这样的算盘:即便自己最终当不了副县长,也能凭借此事以党组成员的身份前往城关镇担任书记,为日后冲击副县长职位做好铺垫。

汽车在蜿蜒的道路上行驶,很快就抵达了试验田的位置。

试验田位于镇郊,出城向西不过二里地。

当汽车缓缓停下,我推开车门,一股混合着泥土和小麦气息的风扑面而来。

我迈步走向试验田,眼前的景象让我倒吸一口凉气。

原本应该是一片金黄、充满丰收希望的小麦田,此刻却是一片狼藉。

田里的麦子东倒西歪,有的被连根拔起,随意地丢弃在一旁;土地被犁地的犁子勾出半尺深的沟壑,像是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口。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小时候连掉在地上的麦穗都要仔细捡起来的人,我看到如此破坏粮食生产的行为,内心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沉痛。

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小时候和乡亲们一起在田间劳作的场景,那时候,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大家的汗水和心血,而如今这片即将成熟的麦田却惨遭如此厄运。

刘英也皱着眉头,眯起眼睛,伸手挡在额前,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土地,缓缓说道:“这怕是有十多亩吧。”

此时,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拿着大哥大,在试验田周围不停地变换位置,试图寻找信号。

看他焦急的模样,想必是在紧急通知城关镇的干部前来。

我走到田地边,弯腰拿起一株麦穗,沉甸甸的重量传递到手中。

此时的麦穗已经到了灌浆的后期,麦粒饱满紧实。

我轻轻地拨开上面包裹的麦麸,露出一颗颗青绿而又泛黄的麦粒,颗粒饱满,十分诱人。

我将麦穗在手里反复掂量着,从小到大,我接触过的麦子数不胜数,即便现在工作繁忙,农忙时节我也会抽空回到家里帮忙收麦子,但如此饱满的麦穗还是颇为少见。

刘英见我拿着麦穗久久呆,便补充说道:“县长,这块麦地可是城关镇最好的土地,土壤肥沃得很。

当时,泰峰书记为了彰显县里对良田建设的决心,专门挑选了这么一块地。

每年春耕的时候,他都要亲自戴着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