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管帽子的最重要(6 / 7)

加入书签

提拔。

那是一脸的自豪。

我忙站了起来,说,李叔你说得是真的。

李叔说小子,沉住气,这事,只给亲儿子说。

我说道,李叔,亲儿子才说,你给我说,你这不是占我便宜。

李叔说,笨蛋,我没儿子,拿你当儿子了。

见李叔这么说,我也没觉得生气,因为李叔确实只有两个女儿,这次我结婚,全部来了。

而自从我留到乡大院,李叔是一路扶持,一路指点。

也许,李叔初识我,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军的战友,对我干过文书,写过豆腐块的文章有好感,但是现在,我不得不说,李叔确实把我当儿子来看待了。

我问,李叔,这谁来接你的位置。

李叔揉了揉鼻子,我这光杆司令的位置,被计生办老肖看上了,他这几天往县城跑得勤快,天天去送礼请吃饭,估计板上钉钉了。

还有人敢收礼?谁这么大胆子。

不会是钟书记吧。

李叔说,人家老钟这个人,这一块你没得说,和老邓一样,从来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

别看他和老邓有些矛盾,在这些问题上,他俩都是说得起硬话的。

就你们这次结婚,你邓大爷退钱都退了七八千。

七八千,我瞪着眼,我的天,加上留下的,我们结个婚就成了万元户,这么大的诱惑,邓叔叔都不为所动。

我当时心里在想,换作是自己,能否经得住这个诱惑,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想起大哥大嫂,想起在省城读书的二哥,想起读高中的舒阳和读初中的恩阳,家里也只有我,算是有一份微薄的收入,如果有了这一万元,大哥大嫂也不再闹了,二哥也不用暑假为了节约车费而不舍得回来了,舒阳也不用啃凉馒头了,恩阳也不用为学习分心了,想想,穷真的太可怕了,它让夫妻吵架,它让孩子受苦,它让老人受累,但如果说穷唯一的好处,就是那个时候,大家都穷。

农村人甚至县城的人,谁也别笑话谁。

我看了看窗户,压低声音,也把脖子伸得老长。

说,李叔,你送礼没?李叔又看了看窗户,脖子伸得比我还长,说,我跟你说,你打死也别跟别人说,我送了,我给老邓送了大礼,他收了。

我说,真的?不会吧,邓叔叔咋可能会收礼,再说,你俩这感情也送礼?李叔拍着我的脸,说,咋不送,要送,我给他送了一个大胖小子。

我一下坐在凳子上,看着李叔。

说,李大爷,你在这逗我玩那,怎么我结个婚请了几天假,事态展这么快。

李叔说,这还快,人家深圳,三天盖一层楼,这你能信。

咱都是井底之蛙,老邓常说的,要以展的眼光看问题,你慢慢体会,真有道理。

现在钟毅和老邓算是开始合作了,以前办不成的事,现在能办成了。

因为钟毅已经知道,老邓的根太深了,合则两利,斗下去输的不一定是你邓大爷。

你邓大爷动干部是为了推进县里的改革,老钟动干部是为了守住阵地。

我后来又分析,本来老钟以为自己靠调查组的事是要稳操胜券的,你还记不记得在门口他说的那句话,人呀,要多晒太阳,有事没事多晒晒,那意思就是,我反正没事,你老邓的女儿的作风,你老邓去捞人,经得住晒吗?没想到,你邓大爷,不仅不怕晒,连烤都不怕。

打不赢就合作,这就是人家两个领导的胸怀,识时务者为俊杰。

但钟毅不愧是老练,要把李剑锋弄到柳集,这意思什么意思你看懂没有。

我说,听阿姨和晓阳说了,不是只有安平有个位置。

再说李叔,你也说了,邓叔叔和钟毅都合作了。

李叔说,笨蛋,合作分为几种,我总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