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总理之争素来如此(3 / 4)

加入书签

ilhelarx),除了希儿之外,他是魏玛共和国任期最长的总理(虽然也才四年左右),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地产抵押马克(Rentenark)”的推动者。

他们都是科隆人,都是天主教徒,又同属中央党,因此这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

“我们克虏伯家族也将支持阿登纳阁下。至于政治资金,就请放心吧。”

“感谢你,克虏伯先生,克虏伯夫人。”

德意志帝国最具代表性的重工业巨头,克虏伯公司的掌门人,伯莎·克虏伯(berthaKrupp)与古斯塔夫·克虏伯·冯·博伦和哈尔巴赫(GtavGeFriedrichariaKruppvonbohlenundhalbach)夫妇,也明确表示支持阿登纳。

对以鲁尔工业区为根据地的克虏伯来说,站在有望将重心放在莱茵兰的阿登纳一方,才是明智之举。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扎根于莱茵兰与德国西部的企业与政治家纷纷加入阿登纳阵营,使得施特雷泽曼与阿登纳之间的权力争斗一触即发。

......

“绝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与此同时,在有力的总理候选人正合力积蓄力量之时,德国国内另一股绝不能被忽视的政治势力也悄然开始行动。

正是德国社会民主党。

“直到如今,我们社民党一直稳坐帝国议会第一在野党的位置。”

虽然因为斯巴达克同盟策动的汉斯·冯·乔袭击事件而受到剧烈动摇,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一地位尚未动摇。

“如今,是时候从帝国议会,放眼更大的未来了。”

“舒马赫先生,难道你想主张我们社民党应该参与这场总理争夺战?”

“没错,穆勒党首。”

面对现任党首,同时是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总理之一、并曾以德国代表身份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的赫尔曼·穆勒(herannuller)的质问,社民党的新生力量、活跃于斯图加特的库尔特·舒马赫(KurtErnstcarlSchuacher)答道。

“我当然也清楚,由我们社民党推举出一位总理,是何等艰难的事。即便帝国议会权力有所增长,最终决定总理人选的,还是陛下。”

虽说年事已高的威廉二世比年轻时温和了些,即使他真的回归年轻时那位“工人皇帝”的姿态,也绝不可能任命一个社民党出身的人做总理。

为了生存,社民党早已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切割,转而提出社会民主主义,但他们仍被当作“外物”看待。

“但,部长的位置,我们还是可以争一争的吧?”

“哦哟......”

时机也堪称绝妙。

正是因应社民党与德国劳工界的要求,帝国即将设立劳动部,并在下一届内阁中增设劳动部长一职。

“而劳动部长这一职务,本就应当由我们社民党来担任。”

为此,必须要提高社民党的政治身价。

说得直白点,就是争取从龙之功,扮演“造王者”的角色。

无论是阿登纳领导的德国中央党,还是施特雷泽曼领导的德国人民党,虽说同为保守政党,与社民党关系并不友好,但他们也无法无视第一在野党社民党的力量。

“既然让年轻人说到这种份上,我们也不能再坐视不理,不是吗,穆勒党首?”

“伯恩施坦议员......”

“若有朝一日想真正夺取总理的宝座,那就得从现在迈出果敢的一步。下定决心吧,党首。”

这话出自年过七旬、依旧活跃在帝国议会前线的社民党元老,爱德华·伯恩施坦之口。他也是促使舒马赫加入社民党的重要人物。

听完这番话,穆勒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