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开宴之时(2 / 4)
>“正是,能在德意志帝国的中枢,遇见一位关心越南独立的朋友,对我而言已经是巨大的恩典了。”
顾先生与胡志明露出爽朗的笑容,伸出手来,汉斯也微笑着与他们握手。
那是一种与和谈会议中布满的虚伪笑容截然不同的真挚微笑
——带着希望的笑容。
......
自从与顾先生和胡志明会面之后,时间依旧不停流转,混乱不休。
此时距离混乱不堪的柏林和会第一天,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
而在那段时间里,各国之间针锋相对的主张和议题,也终于逐渐整理出头绪,开始有了初步的结论。
首先,是从会议初期开始就让会场陷入纷乱的远东问题。
虽然对胡志明来说是个坏消息,但其结果却是:日本不仅得到了北萨哈林(库页岛北部)、东京和安南,还获得了对法属殖民地,交趾支那主权的承认,从而完全控制了如今的越南地区。
当然,众所周知,日本不可能只满足于仅仅占据越南这一块地盘,因此围绕此事的争论也未曾止休。最终,他们以某种方式达成了妥协,将老挝北部法国勉强苟延残喘留下的名义上的保护国,即琅勃拉邦王国变成了日本的傀儡政权。
至于老挝南部,则在英国的强烈要求下,划给了名义上中立、实际上深受英国影响的暹罗(今泰国);而柬埔寨方面,则作为英国的傀儡国宣布独立。
英国此举,意图已然明显——无论如何都要阻止日本在中南半岛继续扩大影响力。
“英日同盟,也算到头了。”
虽然就算没有中南半岛问题,这个同盟也走不了太远。
另一方面,关于x国问题,算是收获了半份喜悦。
x国得到了列强对其自行收复北满的承认,而对于已落入日本之手的原法属广州湾,日本按道义理应归还,但具体实施由两国私下协商解决。至于废除与西方列强及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尝试,只能遗憾宣告失败。
凭借x国在战争中的表现,能做到如此程度,已算是用尽人事。
“呼......”
而得知结果后,x国代表的脸色喜忧参半。
至于另一项烫手山芋——滨海边疆区的问题,汉斯亲自与美、英、日三国进行了私下谈判,最终决定暂时搁置。
因为关于滨海边疆区,他有另一套属于自己的计划。
所以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反正没多久它又会重新浮上水面。
接着是太平洋与美洲的问题。
相比远东,太平洋与美洲的问题则顺利得多,处理得也相对干净利落。
太平洋方面,原本由法国与英国共管的新赫布里底群岛(今瓦努阿图)、法属波利尼西亚、瓦利斯和富图纳诸岛,以及法属印度,全都归于英国所有。
至于加勒比地区的法属殖民地,包括距离墨西哥西岸约1300公里的克利珀顿岛,以及圣马丁、圣巴泰勒米、瓜德罗普、马提尼克等地,则被美国收入囊中。至于南美大陆上的法属圭亚那,则被交给了巴西,作为其参与战争的报酬。
其实英国对这些地区也垂涎三尺,但碍于美国的“门罗主义”,只能勉强接受加拿大自治领兼并法国在新大陆最后一块领土,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
而“新喀里多尼亚”(即法国的努美阿),则被德国收归旗下。
“嘿嘿,之后搞个旅游胜地也不错。”
当然,说是旅游地也只是开玩笑,汉斯真正的目的还是看中了努美阿的镍矿、铁矿与锰矿等资源。
虽然位置稍远,但它紧邻德属新几内亚,管理上并不困难。
实际上,从19世纪70年代起努美阿的镍矿开采就已十分活跃,英国对此自然眼红,甚至露出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