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东线之战(3 / 4)
чpy?3)。
顺带一提,前任西北方面军司令官日林斯基不仅被免职,甚至连被俘的伦宁坎普的罪责都被强加在他头上,最终在军事法庭上被剥夺军籍,军旅生涯就此彻底终结。
当时的彼得格勒遭受轰炸,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这一系列事件早已让愤怒的尼古拉二世怒火中烧。而当他得知伦宁坎普与其说是战死,不如说是逃亡途中被俘的消息后,怒火彻底爆发。
对于当时的俄国军方来说,安抚暴怒的沙皇成了当务之急,而他们需要一个替罪羊来平息他的怒火,而这个人,毫无疑问只能是伦宁坎普和萨姆索诺夫的上级——日林斯基。
当然,日林斯基自认为自己唯一的罪过不过是“手下无能”,所以对于这样的结局,他实在是冤枉得几乎要抓狂。
无论如何,继日林斯基之后接任西北方面军司令官,并肩负守住华沙重任的鲁兹斯基,如今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尼古拉大公对此也深感忧虑。
“鲁兹斯基不同于日林斯基,他是个谨慎的人。我相信他能冷静地坚守华沙。”
听到参谋们的汇报,尼古拉大公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丝希望的神色。
如果守不住华沙,俄国将再度迎来惨痛的失败。
至于之后会发生什么,尼古拉大公甚至不敢去想象。
......
“毕苏斯基将军,您看到了吗?”
“我看到了,西科尔斯基。”
1913年10月7日。
伴随着被驱逐的俄军和挥舞着解放旗帜的波兰农民的欢呼,德军与波兰军团不断向前推进,终于抵达了波兰的心脏。
“华沙。”
毕苏斯基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双眼微微泛红,目光紧紧锁定在维斯瓦河对岸,仿佛触手可及的华沙。
西科尔斯基和其他波兰人也是如此。
“毕苏斯基将军,皇储殿下决定,将率先踏入华沙的荣誉让给波兰军团。”
“这话真是令人感激。”
正沉浸在情绪中的毕苏斯基微微一笑,轻轻点头。
“我都不记得自己上次见到华沙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是小时候,和我的兄长短暂地造访过。”
顺便一提,约瑟夫·毕苏斯基的哥哥布罗尼斯瓦夫·毕苏斯基(bronis?awpiotrpi?sudski)曾与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Алekcahдpnльnчyльrhoв,没错,就是列宁的哥哥)一起密谋刺杀亚历山大三世,被捕后,两兄弟双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实际上,毕苏斯基年轻时或许是受兄长影响,一度沉迷于“红色理想”,甚至曾在波兰社会党中活动。
更巧的是,后来担任苏联国家安全机构——契卡(NKVd和KGb的前身)首脑的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Фe?лnkcЭдy?hдoвnчД3epжn?h),竟然还是毕苏斯基的同校学弟,低他一届。
世界之小,莫过于此吧?
“但至少您还是回来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嗯。不管怎样,扬·亨利克·栋布罗夫斯基(Janhenrykd?browski)和约瑟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JozefAntoniponiatowski)毕生追求的夙愿,终于迎来了实现的一天。因此,在战斗前,我们必须比以往更加磨砺自己的剑锋,让内心燃烧得比以往更加炽热。”
“我也期待波兰军团的表现。”
对汉斯来说,栋布罗夫斯基作为波兰国歌的主角在此提及自不必多说,但现在正与法国作战,却提及拿破仑麾下的26位元帅之一,多少有些滑稽。
不过他理解毕苏斯基的心情。
毕竟,华沙公国随着拿破仑的覆灭而消失,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