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旱季云家忙秋收(1 / 2)

加入书签

二人乘车到了徐府,徐家人见云新阳和吴鹏展急得满脸通红,额头上的汗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滚,心头一紧,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直到说明来意,徐家人这才松了口气。

徐老太爷自那年雪灾出去救助难民,染了风寒大病一场后,身子骨便大不如前,早已不大愿意出诊。后来儿子中举,他成了老太爷,才算彻底闲下来,快两年没给人看过病了。可听闻是范举人命悬一线,他还是披上外衣,跟着上了马车。

到了范府门口,范老太爷要亲自扶徐老太爷下车,老人家摆摆手:“哪用这么客气,让孩子们来便是。”进了府,他连口茶都没顾上喝,直问:“平乾在哪儿?我先去瞧瞧。”

徐老太爷仔细给范丞坤把了脉,起身问范老爷子:“之前用了什么药?把药方拿来我看看。”范老爷子红着眼眶道:“昨晚那大夫来看过,说没救了,压根没开药方。”

“没开药方?”徐老太爷皱起眉,“这怎么行,就算凶险,也该试试啊!昨晚怎么不去找我?”

范老太爷一听这话,猛地抓住徐老太爷的手,声音都发颤:“您这话的意思是……还有救?”

“虽说凶险万分,但也不是毫无指望。”徐老太爷沉声道,“家里有人参吗?先煮点参汤灌下去,我给他扎针退热。”说罢,他坐下开了药方,又取出银针,让人给病人褪去外衣,凝神施针。

范家本就家底薄,哪有储存的人参?范老爷子正急得团团转,吴夫子开口道:“别急,我家有,我让人去取。”

徐老太爷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太硬朗,这会儿天气又热,给范丞坤施针又耗费了心血,收拾好针包药箱,就显得十分疲惫。范老太爷见了,赶紧给他安排房间,请他去休息,徐老太爷也确实累了,便也没有客气,去了客房喝了口粥就歇下了。傍晚起来,又给范丞坤施了一回针。

范老爷子一来放心不下儿子,二来也不忍让徐老太爷这把年纪来回奔波,便恳请他住下。徐老太爷点头应了,云新阳自然也陪着留下。

接下来的一天一夜,徐老太爷轮番施针喂药。直到第二天傍晚,范丞坤虽然还没醒,高烧却退了——热一退,最危险的关口就算闯过去了。徐老太爷临走前反复叮嘱:“定要按时喂药、喂水、喂米汤和参汤,说不定明天就能醒。”

果然,第二天一早,范丞坤悠悠转醒。范老爷子激动得老泪纵横,事后不仅给徐家、吴家送去厚礼,也给云家备了一份谢礼。云新阳倒不在意这些,只要范家不觉得他多管闲事,范师兄能好起来,便比什么都强。

云新阳想着范丞坤从徽安府城回来时一路上的遭遇,再想着自己一行人从安青府返程时,好在多半走的是崎岖蜿蜒的山路。那时的灾民远没有如今这般成群结队,一路上零星遇到的,也都是些面黄肌瘦的小股流民。而当时吴鹏展怀抱朴刀,自己手握长剑,二人并肩坐在马车辕上,虽面上故作镇定,那股子威慑力却实打实散了出来,倒也唬住了不少心思活络的灾民,一路行来竟没遭什么难民骚扰。

正因如此,徐越心里总觉得云新阳和吴鹏展有些小题大做,若不是真真切切遇到过几次抢劫的苗头,他恐怕早就忍不住甩脸子了。眼瞅着府学开学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云新阳和吴鹏展原还商议着,只要天降甘霖、旱情一解,就立马动身去府学。可如今瞧着外头愈发严峻的形势,即便雨真的下了,干旱彻底结束,这遍地疮痍的局面也未必能立刻好转。二人便合计着,过几日找夫子好好商量,今年下半年索性就不去府学了,留在吴家书院里,继续赖着夫子,把能学的本事都薅过来才好。

徐老太爷得知了如今外面难民的情况,以及范丞坤在路上都经历了些什么,回家就说起了此事,徐越听了此事与云新阳的反应完全不同,不是想着外边这么乱,以后该做何打算。而是心惊的同时也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