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求同存异(1 / 3)
“建军,赶紧坐下来歇会儿。”
罗满仓戴着一个草帽,站在自家的摊位旁边,拿着蒲扇来回给罗建军和自己扇风,驱散身上夏日带来的炎热。
他眼里充满关爱的神色。
温馨日常。
他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儿子,你慢点搞不用那么着急。”
“乱点就乱点没得事。”
“要买的人始终会买的,不会因为摊位上的东西摆的有点乱,他就不买我们的东西。
“
“只要我们的东西做得好。”
“你看,弄的你自己都满头大汗,大热天的别到时候搞得自己真的中暑了。”
“那就不好了。”
无为而治。
酒香不怕巷子深。
老一辈的经商理念。
罗建军一边细心整理摊位上的东西,一边听着父亲在旁边的唠叨,似乎有点不认同罗满仓的理念。
意见相左。
他虽然心里听着有点烦闷,但看着父亲满脸汗水还不忘帮自己不停的扇风。
他心里顿时一暖。
“算了唠叨就让爸老倌唠叨吧!”
“大不了自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顷刻间。
什么烦恼、苦闷瞬间烟消云散。
他抬头轻声道。
“爸!
没事,我吃的消。”
“这点小活,对我来说是小问题。”
“你先么管我,你自己先休息哈!
就么给我扇风了,你看你自己也弄的满头大汗了。”
“你悠着点来。”
“先让我把东西慢慢整完。”
“摊位上的东西到时候整的规规矩矩,既便方便我们自己可以随手拿,也让挑选的客人看的舒服顺眼。”
“你说是吧!”
固执己见。
罗建军似乎也有点完美综合症,见父亲摆的有些凌乱的摊位终是忍不住,这才过了小半晌后弯腰亲手整理起来。
罗正阳估计也是遗传他的习惯。
父子俩虽然有着各自的理念,但也没有因此一定要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理念行事。
合理的尊重对方的意见。
求同存异。
罗满仓见劝说无果,轻声道。
“那行,我就不劝你了。”
“先按照你说的办,说不定真的有效果,到时候也能多买点,好多赚一点钱。”
“现在的竹制品的确没有以前好卖了。”
“哎!
挣钱更难了。”
他以前最多是担心这门竹编手艺失传,后来见罗正阳天赋异禀,心中担忧立马散去。
直到后来花亭路地基的事情。
他现在有点愁得慌。
他心里更是忍不住担忧起来。
“花亭路地基的钱,虽然自己可以想办法去借,但借的钱迟早还是要还的,不可能耍无赖欠钱不还。”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乡里人最朴素的理念。
“以后的编的竹制品要是卖不掉,地里种地又不挣钱而且还要倒贴人工,在农村这钱到底哪里来哦!”
“难道要建军和儿媳妇出去打工?”
“买地基本来就是为了在镇上好做生意,到头来还要跑到外头去打工还钱。”
“这不是瞎噶卵的胡扯么!
。”
“乱弹琴。”
本末倒置。
“算了,不想哒!
到时候请老王、刘会东两人到家里喝顿酒,再问一下他们的意见。”
“三个凑皮匠还顶过一个诸葛亮呢!”
“反正还要找他们借钱。”
“嘿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