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大军西征(1 / 2)
如果杜荷给他送金银,他现在倒没有太大的感觉,毕竟他现在内帑充足也不怎么缺钱。
而杜荷送来的宝物,那可都是具有收藏价值的贵重之物。
平时想搜集,都搜集不到。
杜荷笑呵呵道:“殿下喜欢就好,这些小礼物便挥了它应有的价值。”
听到杜荷的话,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
跟长孙无忌和宇文节等人的宝物相比,这些官吏送的宝物确实是小玩意。
聊了一会宝物的问题。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杜荷,你把马周叫来枢密院,还真是找对了人!”
“有了马周的加入,奏折的批阅快了三成,而且基本不需要孤复审!”
“真是个能吏啊!”
怪不得父皇会把一个普通百姓出身的子弟,提拔为中书令这个重职,其处理政务的能力还真是强悍。
对于马周的能力,杜荷自然清楚。
毫不夸张地说,贞观朝除了房谋杜断和魏征外,处理政务能力最强的人,就是马周这个泥腿子出身的人。
就连长孙无忌和岑文本等人,都比不上马周这个能臣。
杜荷拱手说道:“恭贺殿下得能臣辅佐。”
李承乾摆了摆手:“你先别着急恭贺,马周昨天向孤反馈,说他们三人难以及时处置枢密院的政务,你还得找一个人去枢密院才行。”
还要找一个人?
杜荷思索一番,随后拱手应道:“殿下,光禄卿高季辅如何?”
“此人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其才能更是不俗,枢密院有他的加入,肯定能大大缓解马周的压力。”
此人出身渤海高氏,不过血缘关系和高士廉很疏远。
高季辅的七世祖为北魏黄门侍郎高展,高士廉的七世祖为北燕中书令高泰,而高泰是高展的弟弟。
所以这次高履行参与谋反失败,被灭族的是高士廉那一脉。
像高季辅和高侃等人,压根就不受影响。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高季辅此人不错,其担任过三年监察御史,又担任了十余年中书舍人,深受父皇的重用。”
“你稍后去一趟光禄寺,任命他为枢密院干事。”
父皇给他留了不少能臣,除高季辅外,还有给事中刘仁轨、刑部尚书张行成、兵部侍郎崔敦礼,司议郎来济等人。
加上杜荷举荐和培养的人才,以后他的新朝也是人才济济。
“诺。”
杜荷拱了拱手应道。
聊完正事。
杜荷轻声说道:“殿下,这一次我会带崔神基、王敬直、萧锴和玄奘法师去出征,让他们去战场历练一番。”
李承乾挥了挥手:“你需要带哪些人去战场,随便任命。”
接下来的这场大战关乎国运,更是关乎他登基的时间,杜荷需要什么配合,他全都会同意。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战斗越快结束越好。
“谢殿下。”
杜荷拱手行礼后,接着说道:“臣先去光禄寺找高季辅,就此先行告退。”
行完礼后,杜荷快步走出东宫,往光禄寺走去。
盏茶功夫后。
在光禄寺的一众属官恭迎下,杜荷走进高季辅的办公房。
说明来意后。
杜荷微笑着问道:“高光禄卿,不知你对太子殿下的相邀,可有兴趣啊?”
何止有兴趣?
他要不是虚长杜荷二十余岁,此刻都恨不得跪下来给杜荷磕几个响头。
进了枢密院以后,那可都是太子殿下的心腹,拥有参预朝政的权力。
这可另类的同中书门下三品!
而且以后有韩国公罩着,他的仕途定然一帆风顺,他那不成器的儿子也会慢慢得到提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