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才与德 孔子眼中的周公之才启示(6 / 8)

加入书签

,制作病毒、窃取他人信息、实施网络诈骗,给他人的财产安全与社会的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一些企业经营者利用自己的商业才华,从事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偷税漏税、不正当竞争等违法活动,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与市场秩序。

这些案例都充分说明,若品德败坏,才华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二)才为德之资:支撑品德的实践与落地

“才”

是“德”

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德”

的实现需要“才”

的辅助——高尚的品德不仅需要内心的坚守,更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而“才”

则为这些行动提供了必要的能力与手段。

若只有高尚的品德,却缺乏相应的才华,“德”

的践行便会受到限制,难以产生实际的效果。

1才助德行:用才华践行品德

历史上,许多品德高尚的人物,正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将“德”

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汉时期的张衡,不仅品德高尚,心怀天下,还拥有卓越的科学才华。

他明了浑天仪,用于观测天象,为天文学的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明了地动仪,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生,帮助人们及时做好防灾准备,减少了地震带来的损失。

张衡的才华,成为他践行“关爱百姓、造福社会”

这一品德的重要工具,让他的“德”

不再仅仅是内心的坚守,而是转化为了切实的社会价值。

在当代社会,“才助德行”

的案例同样比比皆是。

“感动中国”

人物张桂梅,拥有高尚的品德,心怀教育事业与贫困山区的女孩们,她凭借自己的教育才华与组织能力,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在办学过程中,她克服了资金短缺、师资不足、设施简陋等诸多困难,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帮助数千名贫困山区的女孩圆了大学梦,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张桂梅的教育才华,成为她践行“无私奉献、关爱他人”

这一品德的重要支撑,让她的“德”

在实际行动中熠熠生辉。

2无才难行:缺乏才华限制品德践行

相反,若只有高尚的品德,却缺乏相应的才华,“德”

的践行便会举步维艰。

例如,在古代,一些官员心怀百姓,希望能为百姓办实事、谋福利,却因缺乏治国理政的才华,不懂得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如何解决实际的问题,最终不仅未能改善百姓的生活,反而因决策失误导致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在当代社会,一些人拥有热心公益、帮助他人的品德,却因缺乏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或专业知识,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往往力不从心,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因考虑不周而给受助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些案例都充分说明,“德”

与“才”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德”

为“才”

指引方向,“才”

为“德”

提供支撑,只有德才兼备,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当代启示:如何实现德才兼备

在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才华的追求愈迫切,却时常忽视品德的修养,导致“有才无德”

的现象时有生。

孔子“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的箴言,为当代人如何实现德才兼备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我们既要努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