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晏平仲之交 久敬之道德泽千秋(2 / 7)

加入书签

说:“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他的这一举动,表现出了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赢得了齐国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齐景公时期,晏婴迎来了他政治生涯的巅峰。

他辅佐齐景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整顿了吏治,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使齐国逐渐恢复了元气。

在外交方面,晏婴更是以其卓越的口才和智慧,多次出使各国,为齐国赢得了声誉和利益。

例如,在出使楚国时,楚王多次刁难和侮辱他。

楚王先是以晏婴身材矮小为由,让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想让他从这个洞进去。

晏婴却不卑不亢地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楚王无奈,只好打开城门让他进去。

接着,楚王又设宴招待晏婴,并故意让一个罪犯从堂下走过,说这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以此来嘲笑齐国。

晏婴则巧妙地回应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他的言辞犀利而不失礼貌,观点深刻而不偏激,让楚王对他刮目相看,不得不收敛了自己的傲慢态度。

(三)个人品德:廉洁奉公,谦逊低调

晏婴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在个人品德方面也堪称楷模。

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从不贪图享受和财富。

据史书记载,晏婴的住宅低矮潮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齐景公多次要为他更换豪华的住宅,都被他婉言谢绝。

他说:“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

敢烦里旅?”

他认为自己作为臣子,能够继承先人的住宅就已经很满足了,不需要豪华的住宅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而且,他住在靠近市场的地方,生活方便,这也是一种小民的便利。

晏婴还非常谦逊低调,从不居功自傲。

他深知自己的才能和成就离不开君主的支持和百姓的努力,因此总是将功劳归于他人。

在与他人交往中,他也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从不以自己的地位和权势来压人。

有一次,晏婴乘车外出,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他们。

只见车夫挥动着鞭子,神气活现,而晏婴却坐在车上,神情谦逊。

车夫回到家后,他的妻子提出要和他离婚。

车夫很惊讶,问她为什么。

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身为齐国宰相,名声显赫于诸侯。

今天我看他出门,志向深远,常常表现出谦卑的神色。

而你身高八尺,却只是人家的车夫,还自以为了不起,所以我要求和你离婚。”

车夫听了妻子的话,感到很惭愧,从此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晏婴现了车夫的变化,询问原因,车夫如实相告。

晏婴便推荐车夫做了大夫。

这件事充分体现了晏婴的谦逊和对身边人的影响。

二、“久而敬之”

:人际交往的至高境界

(一)初识之敬:源于魅力与才能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始于第一印象。

晏平仲之所以能够与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先在于他自身所散出来的独特魅力和卓越才能。

他风度翩翩,举止优雅,谈吐不凡,无论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