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闻雁声(1 / 2)
霜叶铺阶闻雁声,旧图新径探山深
寒露过后,桃坞的秋意便浸得透了。老桃树的叶子被霜风染成橙红,像燃烧的火焰,风过时簌簌飘落,在青石板上积起薄薄一层,踩上去脆生生的,像嚼着晒干的桂花;荷塘里的残荷早已枯成深褐,卷着边儿在水面上横斜,偶有白鹭立在梗上,翅尖沾着晨露,倒像幅水墨画;只有药房窗台上,阿依晒的金疮药还泛着褐红的光,混着新收的紫苏香,在渐冷的空气里漫开,带着股踏实的暖。
林羽正对着那幅玄清道长手绘的地图出神。图上的墨迹已有些褪色,青峰山的轮廓却依旧清晰,标注着几处“可避雨”的山洞、“有清泉”的溪涧,甚至还有“灵犀草丛生”的坡地,小字歪歪扭扭,像老人含笑的眉眼。他指尖划过“鹰嘴崖”三个字,想起道长曾说,那里的野参要长够十年才成形,根须上会凝着颗晶莹的露珠。
“林羽哥,这图上的路能走吗?”李逸尘凑过来,手里转着支新削的木箭,箭尾缠着林婉儿新缝的红绸。他刚从后山回来,箭囊空空的,却摘了半篮山楂,红得像玛瑙,“赵捕头说青峰山最近不太平,有猎户看见过熊瞎子。”
“道长画的图,错不了。”林羽把地图折好塞进怀里,起身时带起一阵风,吹落肩头的红叶,“我想去趟鹰嘴崖,采些野参回来。苏先生的咳嗽总不好,用野参炖梨最管用;阿砚的手伤要补气血,也用得上。”
“我跟你去!”李逸尘把木箭往箭囊里一插,眼睛亮得像猎鹰,“我新做的弓箭正好试试手,真遇着熊瞎子,保证一箭射穿它的掌垫!”
“可别吹牛。”阿依抱着芦笙从药房出来,银饰叮当作响,发间别着朵野菊,黄灿灿的,“我阿爸说,进山要敬山神,见了野兽要绕着走,逞强的都是傻小子。”她从药篮里拿出个布包,往林羽手里塞,“这是防野兽的药粉,用雄黄和狼毒草磨的,洒在衣襟上,熊瞎子闻着就躲。”
林婉儿端着刚熬好的姜汤从厨房出来,青瓷碗里的汤泛着琥珀色,飘着几片姜皮。她把碗往石桌上一放,目光落在林羽的布鞋上——鞋底已经磨薄了,鞋边还沾着些泥点。“我给你纳了双新布鞋,鞋底加了层麻线,耐磨。”她从竹篮里拿出双青布鞋,针脚细密,鞋头绣着朵小小的桃花,“山路滑,小心些。”
林羽接过布鞋,指尖触到鞋底的硬实,心里暖烘烘的。“放心吧。”他笑着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小安呢?刚才还听见他在院里唱《山楂谣》。”
“在给玄清道长的坟前摆山楂呢。”阿依往院外努努嘴,银饰随着动作叮当作响,“说要让道长尝尝今年的新果,酸里带甜,像极了桃坞的日子。”
众人往院外望去,果然见小安蹲在无字木牌前,把山楂摆成个小小的圈,嘴里念念有词:“道长爷爷,这山楂可甜了,您要是爱吃,我明天再给您摘。林羽哥要去采野参,您可得保佑他顺顺利利的……”风拂过他的衣角,带起几片红叶,像道长在轻轻应着。
苏长风拄着拐杖从廊下走出来,身上盖着条厚毛毯,是阿依娘寄来的苗寨驼绒织的。他看着林羽,目光里带着期许:“去吧,早去早回。记得带些灵犀草的种子,道长说鹰嘴崖的土壤肥,落在那儿明年能长出一片。”他从袖中摸出个旧锦囊,“这是道长的平安符,你带着。”
翌日天刚蒙蒙亮,林羽和李逸尘便背着行囊上了路。晨光漫过青峰山的轮廓,把山路染成金红色,露珠沾在草叶上,像无数颗碎钻。林羽按着地图的指引,避开陡峭的坡地,专走道长标注的“缓坡”,果然省力不少。李逸尘走在前面,时不时吹声口哨,惊起几只山雀,在晨光里划出优美的弧线。
行至半山腰,林羽忽然停住脚步,指着前方的溪涧:“道长说这里的泉水能直接喝,甘洌得很。”他俯下身,掬起一捧泉水,喝了口,凉丝丝的,带着股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