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梅香引客(2 / 3)
把碗往张校尉面前推,“张婶凌晨就起来熬了,说是要熬够八个时辰才够味。”
最小的学子捧着碗粥,小口小口地喝着,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窗外的梅树:“林羽哥哥,我们能去折枝梅花吗?张校尉说,桃坞的梅花开得比中都的艳。”
“当然能。”林羽笑着点头,拿起墙角的柴刀,“我带你们去,要选那枝顶着雪开的,插在瓶里能香上半月。”
后院的梅树下,积雪没到了脚踝。林羽踩着雪,选了枝花苞最密的,柴刀轻轻一削,“咔嚓”一声,带着雪的梅枝便落了下来,冷香瞬间涌过来,清得人心里发颤。女学子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着多余的枝桠,眼里满是珍重。
“这梅花要斜着插在瓶里才好看。”林羽教她摆弄花枝,指尖偶尔碰到她的手,那姑娘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脸颊红得比梅花还艳。小安在一旁堆雪人,用梅枝给雪人做了顶帽子,引得众人笑。
屋里,张校尉正跟苏长风说中都的趣事:“城隍庙前的桃林长得可好,孩子们在树下挖了个雪洞,说要模仿桃坞的药圃,种上从这里带回去的灵犀草籽……”苏长风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手里的蒲扇虽不摇了,却始终握着,像握着段旧时光。
林婉儿和阿依在厨房忙碌,阿依学着剥桂圆,指甲缝里沾了些果肉的甜汁;林婉儿则把张校尉带来的中都蜜饯装盘,蜜饯上的糖霜在灯下闪着光,像一粒粒碎钻。“张校尉说,开春要带学子们来学做桃花酥呢。”阿依忽然说,银镯子碰在瓷盘上,叮当作响,“我要教他们唱《桃花谣》,让他们知道苗寨的春天也很好。”
“好啊。”林婉儿笑着点头,往灶里添了块柴,火光映着她的侧脸,柔和得像幅画,“等阿依的阿爸阿娘来了,我们一起教,让他们尝尝苗寨的酸汤鱼,配着桃花酥吃,定是别样的滋味。”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梅枝的影。张校尉带着学子们在书房看玄清道长的手札,最小的那个指着其中一页上的桃花图,小声问:“这是玄清道长画的吗?比学堂先生画的好看。”
“是呢。”苏长风笑着说,“道长年轻时最爱画桃花,说桃花虽柔,却有股子韧劲,能在春寒里开得热热闹闹。”他看向林羽,目光里带着期许,“你们啊,都像这桃花。”
林羽心里一动,望向窗外——梅枝斜斜地探进窗,红的花,白的雪,相映成趣。他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不是刻意的模仿,而是像这梅花,在属于自己的时节里,循着前辈的影子,开出独有的芬芳。
傍晚,张校尉要带着学子们回望海镇了,说明日一早还要赶去灵隐村,给老妪送些中都的暖药。林婉儿往他们的行囊里塞了些梅花酥,又给女学子包了包新采的灵犀草粉:“开春容易犯春困,这个泡茶喝,能提神。”
“我们开春还来!”最小的学子抱着折来的梅花枝,大声说,“那时桃花该开了吧?我们要学林羽哥哥的剑法,学婉儿姐姐的绣花!”
“一定等你们。”林羽笑着挥手,看着马车在雪地里渐渐走远,车辙印很快被新落的雪填满,却像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暮色漫进桃林时,梅香愈发浓了。小安把剩下的腊八粥倒进玄清道长的坟前雪地里,嘴里念念有词:“道长爷爷,腊八粥可甜了,您尝尝。开春桃花开了,我再给您送桃花酥。”
林羽站在廊下,望着漫天飞雪里的梅影,忽然觉得这寒冬也不算难熬。有梅香暖着,有故人记着,有盼头撑着,再冷的日子,也能酿出甜来。他知道,等梅花开尽,桃花便会接踵而至,那时中都的学子会再来,苗寨的阿依家人会踏春而来,桃坞的故事,会在新的春天里,长出更旺的枝芽。
夜渐深,暖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着堂屋墙上的弓箭和短剑,也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笑意。梅香顺着风钻进窗,与腊八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