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秋意浓(1 / 2)
桂香渐浓秋意深,桃坞书声伴剑鸣
秋意渐浓时,桃林的叶子开始染上金黄,风过处,便簌簌落下,铺在院中的青石板上,像一层柔软的地毯。林羽正在院中教小安练剑,短剑在晨光中划出一道道银亮的弧线,时而如灵蛇出洞,时而如猛虎下山,招式沉稳而灵动。
“手腕要稳,气沉丹田。”林羽握住小安的手,引导他刺出一剑,“剑是守护的工具,不是杀戮的利器,心正则剑正。”
小安的脸憋得通红,额角渗着细汗,却依旧咬着牙坚持。他胸前的太阳玉佩仿制品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折射出细碎的光。“林羽哥,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一样,一剑劈开邪气?”
“等你能握紧这把剑,也能放下这把剑时。”林羽笑着收回手,递给他一块干净的布巾,“歇会儿吧,练剑不在急,在用心。”
李逸尘正坐在桃树上,手里削着根木箭,箭杆被打磨得光滑圆润。“小安这劲头,倒像我当年。”他得意地晃了晃木箭,“想当年我第一次拉弓,胳膊酸了三天,照样坚持练,才有今天的准头。”
林婉儿端着刚熬好的桂花粥从厨房出来,闻言笑道:“是呀,当年某人还说要一箭射穿黑风寨的旗杆,结果箭落在了寨墙根,还被影卫笑了半天。”
“那是我故意的!”李逸尘不服气地跳下树,接过粥碗一饮而尽,“我是想引他们出来,好让你们趁机救人,这叫策略!”
众人被他逗笑,笑声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回荡。苏长风坐在石桌旁,手里捧着本泛黄的手札,正是玄清道长晚年所着的《守心录》。他时不时抬头看看练剑的林羽和小安,或是望向院中嬉笑的几人,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
“苏先生,您看我这招‘流星赶月’对不对?”李逸尘突然张弓搭箭,瞄准院外的一棵老槐树,箭尖稳稳对准枝头的一片黄叶。
苏长风放下手札,抚须笑道:“形有了,神还差点。这箭法讲究‘心随箭走,箭随心动’,你太急着求准,反倒失了灵动。”
李逸尘若有所思,重新拉弓,这次却没有立刻射出,而是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神格外专注。只听“咻”的一声,箭如流星般飞出,精准地射落那片黄叶,箭尾还在枝头轻轻颤动。
“成了!”小安兴奋地拍手,学子们也围过来,眼里满是崇拜。
林婉儿将一碟桂花糕放在石桌上,轻声道:“苏先生说的是,无论练剑还是射箭,都要沉得住气。就像这桂花,开得悄无声息,香气却能飘满整个桃林。”
午后,望海镇的王掌柜带着儿子来了。少年背着个沉甸甸的行囊,见到林羽便深深一揖:“林大哥,我爹让我来跟您学本事。”
王掌柜笑着解释:“这小子总说要像你们一样守护望海镇,我寻思着,与其让他在家瞎琢磨,不如送来桃林,让你们好好教教他。”
林羽看着少年眼中的坚定,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好。”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桃林的门,永远为想守护他人的人敞开。”
李逸尘立刻拉着少年去看他的弓箭:“我教你射箭!保证不出三个月,你就能射穿海里的鲅鱼!”
王掌柜留在桃林吃晚饭,席间说起望海镇的近况:“归墟的余党肃清后,镇上的生意越来越好,渔获也多了,百姓们都念着你们的好呢。”他给林羽满上酒,“对了,前几日有个西域的商队路过,说石勇托他们带句话,说南沼的苗寨一切安好,阿依还在学汉话,说等明年桃花开了,一定来桃林。”
“那可得多酿些桃花酒。”林婉儿笑着说,“阿依喜欢甜的,得让她尝个够。”
夜色渐深,桂香在微凉的空气中愈发浓郁。苏长风和王掌柜在书房谈天,学子们围着李逸尘,听他讲南疆的奇遇。林羽和林婉儿坐在桃树下,看着天上的月亮,月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