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脱疽治疗,阴阳应象大论(二合一章)(6 / 9)

加入书签

点了,大家手里的病人也都基本上看完了。

    写完了医案和总结,看到这里门口围着人,有一个就有第二个,然后这人就多起来了。

    不一会儿就给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大家都看着方言给患者做艾灸和针刺。

    这次的针刺有些不一样,方言没有用他自己的针,而是用的诊室里配发的标准银针。

    方言让患者取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背部垫薄枕,暴露足三里、三阴交;上肢平放于治疗床,掌心向上暴露血海穴,足背朝上暴露太冲穴,确保施术部位肌肉放松。

    方言对着陈文伟说道:

    “去关下窗户,患者本虚又寒湿易侵,要防着施术的时候受凉加重脉络阻滞。”

    陈文伟也没觉得方言这指挥有啥不对的,他们虽然是大五的学长,但是在方言面前,他们就是他手下人。

    走到窗户边把窗给关上后。

    方言在患者身上持针呈90°垂直叩击穴位,力度由轻至重,以局部皮肤微微渗血为度,这是避免深刺伤及血管。

    叩刺后,大家就看到瘀斑处皮肤出现细密针尖样出血点,初始血液呈暗紫色,约10秒后的样子,血色渐转暗红。

    这是瘀热出来了。

    接着方言用消毒干棉球轻压穴位,引导瘀血排出,每穴出血量不多,方言知道量少是因为血管闭塞导致局部血流缓慢。

    接下来,肉眼可见叩刺后耳垂、手背瘀斑颜色从深紫转为淡紫,部分细小瘀斑边缘开始褪色,耳垂铜钱大小斑块边缘最明显的出现了变淡。

    其他地方不一会儿,也可见的一些紫色的瘀斑就淡了下去。

    不过就是血出的有点少,而方言也就是做了少数几个地方。

    接着方言取纯艾条,剪成5cm左右长段,装入艾灸盒固定于穴位上方。

    距皮肤2-3cm方言开始点燃施灸。

    并且还对着患者说道:

    “感觉温热就行,如果感觉有点痛,就提醒我。”

    患者点了点头,对着方言说道:

    “就是这样最好。”

    其实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对热敏感度下降,需用医生自己用手指测试温度。

    但是根据方言经验,这个距离应该差不多。

    毕竟也是做艾灸的老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