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19年胎中毒,虫药再出手(3 / 5)

加入书签

火热炽盛而沸腾扰动,又受到外界邪气侵袭,二者相互作用,导致气血运行异常。在体表,从肌肉部位开始隆起肿物。随着时间的迁延,肿物上会出现红色的丝状脉络,有的肿物表面皮肤也呈现红色,这种病症被称作血瘤。”

    认为血分有热、煎熬血液成瘤,这种情况治疗宜凉血活血。

    患者目前的情况方言将其辩证为:胎毒热盛,煎熬血液,导致气血乖违,凝结脉络,留而成瘤。

    简单的来说就是患者胎儿在母体内时,因受到热毒的严重侵袭,使得体内的血液像被煎熬一样。这种情况会导致气与血的运行出现紊乱,不再遵循正常的规律。气血运行失常后,在脉络中不断凝结积聚,最终留存下来,形成了瘤体。

    方言想了想,然后对着患者询问道:

    “你今年多大了?”

    那患者姑娘对着方言说道:

    “今年19。”

    方言点了点头,今年19岁,那这个病从胎儿时期算起,到现在就已经19年了。

    属于非常顽固的病症,想要治疗的话用普通的药基本上没效果。

    所以这时候方言又想起了自己许久都没拿出来用的虫方了。

    朱老的那一套虫药秘技,又从方言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虫类药物多具有较强的破血逐瘀、软坚散结功效。

    像虻虫、水蛭,其破血逐瘀之力峻猛,对于瘀血阻滞导致的癥瘕积聚,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能有效消散积聚,使肿块缩小。

    这是因为它们善于走窜,可深入脉络,搜剔瘀血,化解顽固的瘀血结块。

    就连外国的西医都承认,虫类药物含有多种特殊的生物活性成分。

    如斑蝥含有斑蝥素,具有抗癌活性,在治疗某些癌症方面有一定作用;水蛭含有水蛭素,能抑制凝血酶活性,具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这是许多植物药所不具备的特殊功效成分。

    这个病想要治,还真得靠着虫药来了。

    方言想了想,很快在脑子里已经打好了草稿,随后他拿起笔,在议案上写道:

    治疗方法利用虫药清营化瘀,软坚消瘤。

    看到方言写东西,患者家属顿时激动起来:

    “方大夫,您这是想到怎么治疗了?”

    方言点点头说道:

    “嗯,手里刚好有个方子,是一位前辈在很多年前拿来治过类似的病,你们运气好,刚好碰到,所以可以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