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章 卿与佳人共勺光(1 / 3)

加入书签

    待卓老夫人走远,沈月疏压低声音,眉宇间带着几分不甘道:

    “方才,我明明就要问出关键了。就春喜那点能耐,她怎可能独自谋划出这一切?分明背后有人指使!”

    “此番幕后之人是谁,你心中早有定断。今夜出府这一遭,原是为了引蛇出洞——可你这般先斩后奏,连我也一并瞒过,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些。”

    卓鹤卿面含薄怒,眼中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继而语气转沉,“此事既已明朗,便到此为止。余下的,交给我来处置便是。”

    沈月疏闻言,眸中微露怅然:

    “卓君既如此说,想必也已猜到幕后之人乃是你的紫芸妹妹。我与她鲜有往来,更无恩怨,她这般宵小之行的缘由卓君自然明了。”

    她忽然抬眼瞧着他,语气转沉,“她此番筹谋,实在令人心寒——不仅意图损我清誉,更是连累宁评事清名受损。我虽不愿与她计较,但此事关乎女子德行、家门清誉,若纵容此风,只怕日后更生事端。”

    最后,她盈盈一礼,目光恳切,道:

    “还望卓君能如在大理寺断案时那般秉公持正,依法而断,既正视听,亦儆效尤。”

    她今日究竟是怎的了?

    我并未因她先斩后奏之事多加责难,她反倒不依不饶起来。

    卓鹤卿负手而立,目光沉静,道:

    “卓夫人今日字字锋锐,倒似步步为营。然则我与她之间光明磊落,从无不可示人之事。你言语间这般拈酸带刺,未免失了你平日的气度。”

    随后他唇角微扬,声调温沉,似是安慰:“此事如何处置,我心中自有章程。你且宽心——”

    雨点滴落,沈月疏福身离开,她那袭天水碧的罗裙在青石板上迤逦而过,绣鞋尖偶尔从裙底微现,踏碎一地潋滟水光。

    渐密的雨幕浸透了绡纱披帛,隐约勾勒出纤薄肩线,仿佛墨笔在宣纸上洇开的孤荷残影。

    卓鹤卿独立院中,凝望她渐行渐远的背影。

    千万根银针般的雨丝挟着春日的清寒,簌簌落上他的面颊——那触感冰凉却轻柔,恍若被月光悄然一吻。

    他竟在这一刻,莫名地沉醉了。

    沈月疏走进卧房后,却无丝毫睡意。

    今夜发生了太多事,她得好好理一理头绪。

    她临窗而坐,半面轮廓被烛光描成金色的剪影,眉如远山含黛,睫似鸦羽垂落,长发逶迤如垂瀑,像是一幅绝美的仕女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