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7章 未知之域的共生本能(1 / 3)
当“千星计划”
的先导舰“探路者号”
驶入“未知之域”
时,所有的星图都失去了意义。
这里的星尘呈现出罕见的七彩光芒,像被打碎的彩虹散落在虚空中,既没有固定的星域轨迹,也没有已知的文明信号,只有一片纯粹的、未被定义的宇宙原初景象。
领航员阿月握着操控杆的手微微出汗,她的祖父曾是星盟最早的探险家,总说“未知不是危险,是宇宙还没说出口的故事”
。
“探测器捕捉到微弱的生命信号。”
通讯器里传来机械师老金的声音,他调试着设备,屏幕上跳出一串跳跃的波形,“信号很特别,不像任何已知文明,更像……一群在星尘中呼吸的生命。”
探路者号在一片漂浮的“星尘花海”
前停下。
这些“花朵”
由纯粹的能量构成,花瓣呈现出流动的七彩光纹,根部则扎根在一块巨大的透明星晶上。
当阿月放出探测无人机时,花海突然轻轻摇曳,花瓣边缘溢出的星尘在无人机周围形成一道光膜,既没有攻击,也没有躲避,像在好奇地打量这个外来者。
“它们在‘触摸’我们。”
阿月调出光膜的能量分析,现其中蕴含着与融尘树相似的波动,“不是敌意,是试探性的连接。
就像刚破壳的幼鸟,用喙啄触世界的样子。”
随着无人机深入花海,更奇妙的景象出现了:星尘花会根据无人机的轨迹调整绽放的方向,仿佛在为它引路;当无人机能量不足时,最近的几朵花会释放出微弱的星尘能量,为其补充动力;甚至有一朵小花“跟随”
着无人机飞回探路者号,停在舷窗上,花瓣轻轻贴合玻璃,像在传递某种讯息。
“这是‘共生的本能’。”
随行的生物学家林夏指着舷窗上的小花,“它们没有智慧文明的复杂思维,却懂得‘给予’与‘接纳’——这不是后天习得的规则,是生命最原始的生存方式。
就像地面上的蜜蜂与花,不需要约定,却自然地相互成就。”
在星尘花海的中心,他们现了那块巨大的星晶的秘密——星晶内部封存着无数微小的生命,它们以星尘为食,排泄出的物质又滋养着星尘花,形成一个完美的微型循环系统。
更令人惊叹的是,星晶表面布满了天然形成的螺旋纹,与默语文明的刻痕、融尘树的年轮如出一辙,仿佛宇宙在诞生之初,就将“永续”
二字刻进了生命的基因里。
“‘星尘之约’不是我们明的,是我们现的。”
阿月抚摸着星晶,冰凉的触感中透着温暖的能量,“这些原始生命不懂什么是‘约定’,却在用最本能的方式践行着共生。
或许宇宙的终极智慧,就藏在这种‘无需言说的默契’里。”
离开星尘花海后,探路者号在一片“回声星云”
中遇到了更复杂的生命形态——一群能将星尘转化为声音的“鸣音族”
。
它们没有实体,由纯粹的声波构成,出的声音能影响星尘的流动:低沉的音波能让星尘凝聚成固体,高亢的旋律则能让其消散为气体。
当探路者号驶入星云时,鸣音族出了急促的高频音,星尘开始剧烈震荡,仿佛在警告外来者。
“不是敌意,是害怕被打扰。”
林夏调整了声波接收器,将鸣音族的声音转化为可视的波形,“你看这些波峰,和我们遇到危险时的心跳频率很像。
它们在用自己的语言说‘请保持距离’。”
阿月想起影澈教的“幻尘沟通法”
,让探路者号释放出融尘树的星尘粒子,这些粒子在星尘中组成鸣音族的形态,然后缓缓扩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