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满鞑之罪恶(2 / 3)

加入书签

听我这个原总司令现在的军事委员会首席的话。你问问曹少,他这个原总参谋长现军委次席,有谁鸟他。”

曹少一边点头一边“嗯”,表示完全赞同,觉话糙理不糙,继而品出些刺耳来,抬头开骂:“怎么说话呢,会不会说人话!”--“个人意见,反正现在老白头把火箭炮、大口径炮管都搞出来了,不好用但能用,咱们大可卸磨杀驴。”

“你意思潇洒现阶段没了统战价值,所以不用统战了是吧!我必须严肃地向你指出来,曹少同志,你越来越心狠手辣了,良心大大滴坏了!”

胶皮的言语不似在说笑,曹少马上反转立场:“嗨--我就这么一说。其实老白头当领头人这些年干得还行,我估计他也就是不肯对自己娘家人痛下杀手。就我们仨,都他娘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明人,没拜读过战争法还能不知道不能屠杀平民吗?说实话,真让我杀鞑子老百姓,老子也下不去这手。”

“你口口声声老白头,别忘了他老白头是怎么来的。”

经胶皮一提醒,泰森便记起来潇洒对钳工的那份真情来,于是把枪塞进皮套里,“我们现在讨论下一个议题,统一战线怎么玩?”

“慢!”曹少喊了声,指向胶皮,提问的底气虚无缥缈。“老妹,你姓穆,你回回?”随即摇摇头:“你爱吃南翔小笼。”

胶皮操起床头柜上的香烟朝曹少砸去,“穆桂英是回族,穆铁柱是回族,穆慧芸也是回族。你满意了吧。”

凌晨三点半,电话铃响了。捂着脸窝在沙发里的潇洒跳起来跑到办公桌前接起电话。

电话是姬茂林打来的,“报告首长,1分钟前林云家卧室已熄灯,另二位领导各自回家了。”

潇洒一声不吭地放下电话,用两个大拇指死死按住太阳穴,手肘撑在桌上一动不动,像僵尸像死人。

第二天,参谋长阚纯士拿着一份军委文件来找潇洒签字。他拧开钢笔刚想签字,发现文件末端除了林云、曹少二人的签字还有穆慧云的签字。钢笔笔尖停留片刻后,潇洒签字签掉,把文件交给阚纯士,“执行吧。”

阚纯士还没走出房门,只听潇洒喊住他,“请通知林、曹、穆三位修改下军委章程…”

“报告,穆委员退出时并未变更章程,所以这次不必修改。”

“哦!”潇洒笑得很尴尬,“那行!”

不多时潘嘉园又来了,“穆委员请您去一下小会议室。” 潇洒抬头看了下潘嘉园,“还有谁?”

“几位委员都在。”

“哦!”他强拉笑脸出来,“我马上到!”

潇洒进屋,泰森和曹少背对着他一言不发,胶皮径直把一份材料扔在了潇洒跟前,冷冷道:“这份是后世湖南龙山县一个记者没有公开发表的手稿,你自己看看吧。”

潇洒抖开稿件,一目三行:

我早年在老家电视台干过,有一回去采访市志办修市志,有幸看到了大量的未经篡改的老县志(科普一下,地方志绝对是我们看真实历史的好东西,这是难得的不为尊者讳的真实记载:某县太爷修桥补路口碑极好但曾经仗势强抢民女,某军阀杀人不眨眼但居然尊重读书人临死前把家产全捐了修学校之类,都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然后好奇就看了看满清时期的县志,很奇怪的是,哪怕日寇入侵都没能打断的县志记录,在满清甲申三百年时间段里,县志断断续续无法连成时间线索,也就是说满清三百年的县志修得还没抗战时期好。

开始我以为是年代久远导致,然而主持修县志的老师告诉我,不光是年代久远的问题,满清时期根本就在不断打压文化传承。以老县志为例,清初顺治时期我们县有十七所私塾,但在县衙督学所谓的指导下,到乾隆年间仅剩一所私塾,有不经允许开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