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异域风情(2 / 3)
此避免了一场干戈。
“此处受佛郎机辖制,我等华商备受盘剥侮辱,奈何是人家的地盘,虽不忿,也只得依着人家的规矩行事。”说话的应为福建海商,说的一口客家话。梁山的一行人只听出来‘佛郎机’三字,一脸迷茫的样子活像在英语听力考试现场。好么,和国人交流居然只能捕捉到外语音译,也是出了鬼了。
钳工心直口快些,对从福建漳州一路陪伴同行的翻译说道:“你精通多门外语,更身为福建人,却也听不懂客家话么。”
“无妨无妨。”这回能完全听懂,因为那位改口官话了。“是老夫唐突了,见到陌生国人心生欢喜,兴奋有余考虑不周,随口用故国赣南老家的客家话来招呼。见谅见谅。”
这时翻译不免兀自嘟囔起来,他专业外国语,那客家话乃是唐宋古语雅言本不在他能力范畴,不会属正常。倒是你梁山客人身为宋遗却不知宋语,反倒责难他人。
格老子,说你一句顶我十句。本该扣你工钱的,叫你服务差脾气大。承蒙你提到了之前一直被忽视的关于穿越众身份掩盖的大纰漏,算将功补过,就不跟你吵架了。
老夫老妻秋波暗送,是在眉目传话:宋朝人不会说宋朝话,这个大bug怎么打补丁呢?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夫老妻心有灵犀:嗨---这事不能成其为bug,就说梁山话本大宋一隅乡音土话,并非官话,在海外基地和当地土着语言融合混搭成了如今这个样子。口语么,三年一小变、三十年一大变,变得面目全非不行啊!
另有一相通的灵犀,从那位将客家话无缝衔接到官话的老头只言片语中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此人出身赣南客家、海外华商、对西班牙殖民者有不满情绪。
中国人喜欢看热闹如同黑头发黑眼睛是刻在基因里的,佛郎机人被国人、特别是女性国人打出鼻血来乃是少有的一场热闹,短短时间围过来不少的人。
人家的地盘?依着人家的规矩行事?
不知道有这回事,只知道有个伟大的人曾经说过‘中国没有什么国际惯例不与国际接轨,我们不是要去遵守所谓的国际关系的,我们泱泱大中华是要给世界立规矩的。’
有顺民便要讲句公道话了,说佛郎机国国王和法律是好的、教会的西人也是好的,坏就坏在马尼拉总督贪婪成性---海外版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胶皮问那华商:“马尼拉城有几个西番?”
“不足三万。”
“我大明国人有多少?”
“常住的加上行船售货的常有十余万。”
“3对1。”胶皮嘴角微上扬,笑容比较暧昧,一种蔑视的暧昧。其中含义不辩自明:你的血性在哪里?
人群中有个五十岁左右须发皆白衣着华丽之人,在议论纷纷的人堆中一言不发。此人目光如炬,看出来胶皮等人神色中凛凛带着高傲、不可一世的宫傲气概。他还看出来这些人若要动粗,区区几个西番怕是早已人头落地。那对男女必是首领,手下几十号青壮虽不是人高马大却个个精壮。隐隐中看见他们手握刀把,不,不是刀把,似新近闻名遐迩的梁山短铳。听他们口音怪异,难道是梁山话?
做生意的消息最灵通、最领市面行情,连冉冉上升的施州梁山都不曾听闻,那未免太侮辱吕宋华商的职业操守了。
返回港口,找间干净的中餐馆子点菜坐定。
徐承对钳工夫妇说道:“部长们稍坐,我去会会那个尾巴。”
胶皮正忙着让战士把碗筷拿去厨房用开水烫过消毒,便随口应道:“搞清楚是敌是友就好,别轻易动手,更不要杀人。”
徐承应下,拉开虚掩的包厢门,却见尾巴站在门口。
“吕宋徐祖业特来拜访,是友非敌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