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地图换土地(2 / 3)

加入书签

尔扈特部胡杨林、居延海、黑水城;

凉州雷台;

山丹圣容寺;

甘州丹霞山;

嘉峪关黑山汉墓

瓜州悬泉置、苦峪城、榆林窟;

沙州莫高窟、玉门关、阳关;

离总兵府不到半里地有个大云寺。1804年,武威人张澍在凉州大云寺大殿后院发现一座被砖封砌的亭子。凿开封砖后一块高大的黑色石碑显露出来,碑文猛看跟汉字楷书体相似,可仔细一看却一个字都不认识。继续拆除后面的封砖看到汉文碑铭后才知道这是西夏天佑民安五年(1094年)的碑刻《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碑的一面上不认识的文字就是西夏文。自此举世国宝“西夏碑”重见天日。西夏碑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唯一的西夏文和汉文对照碑刻,西夏文和汉文各1800多字。如果没有西夏碑的发现和张澍对西夏学的研究,西夏学至少要推迟一个多世纪。

时间又过100年到了1907年,俄国人柯兹洛夫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中进行野蛮的破坏性发掘,炸开城中的佛塔,盗取了无数珍贵文献与西夏文物,其中就有西夏文汉文双语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有了此工具书才能破译浩如烟海的西夏文公文典籍,至此消失了近700年的西夏被揭开神秘面纱。

而在十一黄金周里要问哪个地方热闹,额济纳胡杨林绝对排上号,景区门票钱收到手软!额济纳胡杨林无论造型、规模等可观赏指数肯定大大不如新疆轮台胡杨林。可根据后世旅游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秋季的额济纳接待游客数量和实现旅游收入常常能排在全国前十。因为这地方离京津冀近,喜欢臭美的穿红裙子往胡杨林里钻,爱显摆自己有文化内涵的打卡黑水城,完了朋友圈一发引来几十上百的点赞(前提是你得有这么多的不太熟的朋友)。多有面子!

从总兵府出发,骑马十分钟到雷台。

雷台为前凉王张茂所筑,用来祭拜雷神,叫做灵钧台。数十年前在这土台上修了个雷祖观,灵钧台叫做了雷台。雷台下面藏了个东汉晚期大型砖室墓,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无论是前凉筑灵钧台时还是明代造雷祖观都没有发现这座汉墓!重叠在同一地理位置下相安无事一千多年。到了1969年因挖掘战备地道发现了此雷台汉墓,出土有铸造精致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99件以及后来被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命名为“马踏飞燕”的铜奔马等。顺便多说两句:国宝铜奔马最好从侧面看,很好看很矫健。但不要从正面去看,因为铜奔马歪着马头咧着马嘴,一副‘累死老汉了’的鳖孙样儿。墓道边的井极富传奇特色:第一、井水曾长期被雷祖观中道人打水饮用。但数百年来道观中人只知从井中取水却不知道水井连着汉墓。第二、井水水面低于墓室地面三米,恰好可以帮助汉墓排水。这一巧妙的功能不知是出于有意设计还是歪打正着。

而这些年干旱少雨,为防止道观里道士继续挖井探深而提前发现汉墓,造成国宝可能的佚轶失。所以,道观于某个夜间突然失火,有大善人梁山司出资另择一风水好地重建雷祖观,这是必须要发生的凉州地方新闻事件。

圣容寺,须得大书特书一番。

离大马营不远处有座御山,山下有座无人值守破败不堪的佛堂,佛堂原属圣荣寺大殿,而今寺庙不复存在,只剩下这摇摇欲坠的大殿一间。佛堂内有一块形如行走的僧人的石壁。话说东晋时期出现了一位影响极大的和尚叫刘萨诃,他以超凡的预知和感应能力成为佛教第二十二代宗师,与释迦牟尼比肩。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关于他的故事最多,藏经洞文献中有关他的资料也最丰富。刘萨诃不仅是莫高窟修建者之一也是开拓永昌圣容寺的祖师。刘萨诃可预知未来,北魏太延元年,刘萨诃西行至此见峡谷中有奇灵祥光,便言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