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吴哥,发现之旅(2 / 3)
移民大明,踏上了藩属国女人自古追求幸福生活的捷径和康庄大道。徐承和素鸡的婚礼简单却不失热闹,一个再婚一个改嫁,低调为好。其实考虑到战士们面临的情况和环境,徐承本不想办这个婚礼,奈何郑先生和素鸡苦苦相逼才不得已答应下来。如此害苦了手下,战士们宿夜的村民家中鸡飞狗跳,小媳妇大闺女们有素鸡前辈榜样召唤,根本不相信梁山军战士年龄不满21岁、军龄不满3年不准结婚的军规,不依不饶非要男人们把她们带去天堂般的施州卫享福。
柬埔寨给人的最强烈深刻印象是反差: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贫弱。昔日辉煌的见证是吴哥。来到吴哥,钳工和胶皮都被遗址规模之大、文明之发达、雕刻之繁复所震撼,同时还有无尽的荒凉和败落足以让人唏嘘。在这样一个庞大精美的王家寺庙群里当年必定有服色鲜丽举止高雅的王侯僧侣达官美妇进进出出。三百年时光荏苒,城池变废墟,城池里的锦衣玉食的美妇变成蓬头垢面全身赤裸见人就躲的邋遢村姑。岂能不让人唏嘘!
吴哥里住着人家,三三两两住在昔日的王城寺庙里,几方破烂草席和几个坛坛罐罐就是他们全部家当。只拥有一个罐子的是为穷人,有坛子也有罐子的便为富人。十二三岁的大女孩都没衣服穿,只在腰间围上圈破布头或树叶遮羞。他们很少吃盐,吃不到盐的,绝对的赤贫!他们应当很少见到外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蜷缩在角落里用好奇警惕惊恐的眼神直愣愣看着你,如同野兽躲避人类一般。如果勉强称他们是人,也只能算作野人!
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吴哥没落了,中华亦如是。多愁善感的胶皮突发感慨:“我看到过清末的黑白老照片,照片里的人呆滞麻木别提有多丑陋,看了这些照片就能体会到鲁迅的文章有多深刻。我生怕我们做了那么多努力仍无济于事,到头来汉服还是被旗袍替代、发髻还是被辫子替代。一多,我真的有些怕!”
不用怕,你我二人能够来此长途旅行就意味着长夜不会再来。
钳工对着警卫排战士高声说道:“把你们的手枪举起来让我看看。”
战士们听令,持双枪高举在头。
“你们说,这世上有谁能挡得住你们的枪?”
“没有人!”---“大罗神仙。”
钳工连连摆手,“神仙不能算!”
战士们大笑,顺便也把胶皮逗乐了。
钳工从身后将胶皮搂在自己怀里,“有你在,有我在,还有家里那三个在,丑陋代替不了华美,野蛮战胜不了文明。”
到了吴哥不去看‘高棉的微笑’等于没来。
来到‘高棉的微笑’雕像前,在场的所有人都信服了,吴哥若不是一个雍容大度、恢宏博大的文明怎么可能创造出这摄人魂魄的‘高棉的微笑’。
然而这伟大的文明突然衰落了。吴哥王朝辉煌时代是在9世纪至13世纪,在中国正是唐宋时期。唐宋文明绵延不坠,唐诗宋词泽被今世。吴哥的命运却相反,写在树叶上的思想随着树叶腐烂了,否则后来的考古学家也许会考证出吴哥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几个世界第一来。幸运的是吴哥的城池和庙宇是石头建的,否则早已灰飞烟灭,这也是技术影响命运的一个例证。吴哥文明衰落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仅仅几百年就被遗忘在了丛林里。从吴哥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的衰落以至被世人遗忘让我们看到这样的事实:文明的中心在空间上是不断转移的,在时间上是起起伏伏的。即文明强弱变、大国有兴衰。高棉的微笑实质上是一种东方的神宁静的、静穆的微笑,区别于卢浮宫中蒙娜丽莎那种被称为’体现了人的自信‘的微笑。前种微笑在与后种微笑遭遇时曾经累遭失败,但柬埔寨丛林里那抹微笑才是体现了人类希望的永恒的微笑。
在高棉永恒的微笑前钳工才想到了巨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