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什么?”王也惊愕地喊道,“徐庶?”(2 / 3)

加入书签

则传言,连忙追问:“莫非小郎君就是那位吟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王也?”

王也轻摸鼻尖,笑道:“不过是偶得之作,见笑了。”

得到确认,斗笠男这才真正信服王也。能作出此等诗句之人,得蔡公青睐亦在情理之中。他对王也请求蔡公寻太医为母治病之事也多了几分信心。

王也先安排斗笠男在客栈等候,自己则匆匆前往蔡府。

临别之际,斗笠男叫住王也,连声感谢,面带愧色坦言:“小郎君,我实非单福,而是徐庶。”

“什么?”

“徐庶!”

王也闻言大惊。

此人竟是那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被曹操软禁,身在曹营心念汉室的徐庶。

见王也惊愕,徐庶连忙解释:“非我故意隐瞒,只为避难才更名单福,望小郎君勿怪。”

王也怎敢责怪!

这可是三国时期的大谋士!

遇见他,或许能借此机会结识诸葛亮、庞统、郭嘉等智者,他们都是谋略界的精英。

王也心中激动。

既然相遇,岂能轻易错过。

望着王也炽热的眼神,徐庶心中不安,这小郎君莫非有何特别之意?

离开徐庶的客栈,王也急忙赶往蔡府。

这一耽误,已近一个时辰。

到达蔡府,只见门前马车众多,足有二十辆。

天哪,怎会有这么多马车。

难怪今日道路拥堵。

王也好奇,蔡府究竟有何贵客,引来如此多马车。

在仆人引领下,王也来到幽静花园的一间厅堂。

堂内坐着四人,主位上是蔡邕,其余三人中,一人王也熟识。

行礼后,蔡邕介绍其余三人:尚书仆射士孙瑞,博士祭酒黄崇,河东才子卫仲道。

见到熟人,王也笑道:“卫兄可好?”

卫仲道勉强回礼。

两人表面客气,心中却各有计较。

见二人相识,蔡邕意外,询问缘由。

王也答道:“卫兄曾来舍下购蚊香。”

蔡邕闻言明白。

卫仲道急欲转移话题:“蔡公,不知那事能否应允?”

蔡邕思索:“此事需问过小女,毕竟关乎她的一生。”

王也闻言,竖起耳朵,心中八卦之火熊熊。

原来卫仲道此行是为了求亲。

门外诸多马车,想必都是这位富家子弟所备。

河东世家,果然气派。

王也暗自思量,积累多少方能备下那般丰厚聘礼。

“婚姻大事,理应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黄崇博士祭酒对蔡邕之言不屑一顾:“儿女婚事,岂能由他们自主?”

说完,黄崇转向卫仲道,眼中满是赞赏:“仲道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满腹才华。”

“况且,卫家乃河东名门,名将卫青之后,无论家世、外貌还是才情,仲道皆是绝佳之选!”

蔡邕的话语让卫仲道稍显失落,好在黄崇这位大媒人及时劝慰,为他打气。

卫仲道心想,以自家条件,世间能有几人匹敌?

黄崇收了重礼,自是全力以赴。

这笔钱,花得值得。

想到此,卫仲道信心满满,胸膛挺起。

王也则在一旁静观其变。

心中暗想,以卫仲道的条件,难怪历史上能娶蔡琰为妻。

若换做自己,也会欣然应允。

只可惜,卫仲道外表出众,内里却虚弱,娶蔡琰不久便离世,不知二人是否圆房,竟无子女留下。

蔡琰此女,命运坎坷。

丧夫后,又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育有二子。

打发走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