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步步为营(五十四)(1 / 3)

加入书签

五十四

文秀说:“我知道,支书叔叔家的奶奶最服气妈,经常在外面夸赞妈。”妈不好意思都说:“是啊,刘家婶子经常说:‘我最服气德海家的,她的话我不能不听,因为她说的在理。’调解婆媳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消除她们之间的隔阂,让她们知道她们之间只有和睦相处家庭才能安宁,让她们意识到她们之间也是有亲情存在的,是要相处很长时间的,也要让她们懂得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小红听了,感觉句句在理,她暗自佩服婆婆的心胸和见识。她想,公公婆婆的三个孩子都很懂事,这与他们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公公婆婆顾念亲情、为人厚道,孩子们也是这样,再往下一代人也会是这样,这样的家庭传统多好啊!想想自己娘家也是这样,父母都是正直厚道的人,做事从来都是本着良心去做的,即使在那十年之中人格分裂的年代,他们一家依然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从来不去揭发别人,都是与人为善,他们兄弟姊妹几个也都是这样。这样的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下去,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么和睦的家庭,一定是幸福快乐的家庭,一家人在一起,没有那么多的心计,无所顾忌随便说话,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文秀从自己家想到了婆家,婆家也有这样的气氛,婆媳之间关系很融洽,没有那么多的矛盾,婆婆很娇宠她这个儿媳妇,处处为她着想,关心她,她也很孝敬婆婆,她一点没有觉得她与婆婆有隔阂。

小红说:“今天妈和秀秀做的烩面太好吃了!以后有机会了我也试试做做,学会做了想吃就做,很方便。”妈说:“小红,过两天我再给你做,喜欢吃咱们就经常做,做烩面不难。老家还有一种饭叫烩饼,老家人叫熬馍,就是用白面烙饼,把饼切成丝,像做面条那样做出来,吃起来口感也不错。过去困难的时候,吃一碗烩饼是一种享受。我知道的,刚解放的时候,贾庄有一个人因为成分不好挨了批斗,就去他本家侄子的饭馆里吃了一碗烩饼,吃完就跳井自杀了。”

文秀插话说:“妈,你说的跳井这件事我听佩轩也说过。”妈摇摇头说:“现在条件好了,吃一碗烩饼不算什么。可是那时候普通人吃一碗烩饼那是很铺张的一件事。”二嫂说:“你们这么一说,我简直就要流口水了,哈哈。”妈说:“这些我都想办法来做,让你尝尝老家的各种饭。”二嫂说:“我也要跟妈好好学一学做这些饭,以后有孩子了,就不能天天吃食堂了,自己做饭吃才有家庭气氛。”妈说:“你们俩单位里都有食堂,饭菜也不错,吃食堂省心省事。只是有孩子了,就没那么自由了,总要管孩子,给孩子做饭吃。

小红说:“看着妈和秀秀都在打毛衣,我也有点手痒,嘿嘿,也想试试打毛衣。”文秀说:“嫂子你是在坐月子,你啥活也不能干,安心养身体就行了。我们也是闲着没事才打毛衣的。”到了该做晚饭的时候,文秀放下手中的活计,要去做饭。妈说:“秀秀,你要去做饭吗?你别去做了,我去做吧,你打毛衣吧,你打毛衣打的快,我去做饭,正合适。”文秀只好继续打毛衣,妈站起来去做饭,她问小红:“小红,想吃什么?想吃烩饼咱们现在就可以做。”小红急忙说:“妈,咱们中午刚刚吃完烩面,晚上就不必吃烩饼了,过两天再吃也不晚。再说做烩饼还要烙饼,多一道程序,也够麻烦的,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做。随便做什么都可以,我什么都能吃。对了,烩面还剩一碗,可以当作我晚上的加餐。”妈说:“好,这两天秋老虎厉害,我去熬点大米绿豆粥,解解热。”于是,妈用高压锅熬上粥,收拾三个丝瓜,做一个丝瓜炒鸡蛋,调一个芫荽拌黄瓜,又馏几个馒头,就做好晚饭了。妈把高压锅的火关上,把做好的菜端都餐桌上,把馏好的馒头拣到馍筐里,看高压锅里还有气,就坐下一边打毛衣,一边等着,过了一会,文秀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