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情爱分界(一百零一)(2 / 3)

加入书签

的,经过了那十年的寸草不生似的对人才的摧残,因为国家处于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最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国家不可能一下子培养出那么多的人才,所以只能靠自己想办法。国家虽然一下子培养不了那么多的人才,但是培养人才的政策在放开,这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开了绿灯。酒厂作为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尽快付诸行动,培养出自己需要的技术骨干,为酒厂的生存与发展奠定基础。而且现在的销售逐渐打开了局面,这样就有了资金,也就有了干正事的条件。这是酒厂的未来大计,文秀请韩厂长等厂里的领导从长计议,认真考虑这个建议。

韩厂长听了文秀的话,既增添了经营酒厂的信心,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文秀说,这事也是慢慢来的,也不能一蹴而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渐把酒厂做大,做到可持续发展。因为酒厂地盘够用,设备齐全,恢复生产是指日可待的。韩厂长实话实说:“现在咱厂投产工人还不够,还需要请示市里和区里进行招工,至于招聘高中生去进行委托培养,应该马上列入计划,请求批准。”

韩厂长还介绍了厂里最近的打算,聘请一位在一个大酒厂退休的总工程师来担任技术副厂长;提拔蔡大姐担任生产副厂长。蔡大姐勤奋能干,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她来负责生产是最恰当的人选。文秀了解蔡大姐,那次去郑州她接触过蔡大姐,知道她是一位实在、干练的女人,她来负责生产是很合适的人选。

文秀还为韩厂长建议,招工的时候招一个文笔较好的高中生,帮着厂里起草一些文件,这样厂里的请示和报告就容易获得上级的批准。她还提到,如果厂里有需要打印的文件就给她,她可以帮忙打印。韩厂长等酒厂的人看到大小事情文秀都为厂里操心,她的确是把酒厂当成了自己的厂。韩厂长暗自想,一定要想办法给文秀一份固定的报酬才算能够报答她为酒厂所做的巨大贡献于万一,不然一直让她白帮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而且现在厂里销售已经好多了,也有钱了,不能一直无休止地欠文秀的人情。不过,韩厂长也想到,文秀是死活不肯要报酬的,明着给她她肯定拒绝,只有想办法暗补才可能被她接受。比如多给她一些出差补贴,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于是韩厂长说:“妹妹,你把出差的花费整理一下,所有的花费,有票的,没有票的;有条的,没有条的;都整理一下。你给厂里帮了这么大忙,不能让你赔钱。”文秀客气地说:“好的,谢谢大哥。”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不过这顿饭所讨论的事情太重要了!吃完饭后,于师傅把文秀送回公司,文秀一看快三点了,就直接去上班了。她把该做的工作做完之后,就清点一下出差的票据准备报销,火车票、住宿发票、公共汽车票、餐费,等等,她想着火车票、住宿费以及一部分公交车票拿到公司报销;餐费和一部分公交车票拿到酒厂去报销。因为公交车票有连号的,这是她和佩轩一块坐车的票,按照财务规定是不可以报销的,所以她就把那些连号的车票给分开,分别去报销,这样就不存在问题了。

文秀整理好了就去财务科报销,她把票据交给小墨,小墨给粘贴好,算好账,除了报销,还有另外的补贴十四块多钱,就是每天补贴一块八。一切都办好后,小墨让她明天来取走所有的款项。文秀心想,这次出差大概不会赔多少钱,她的住宿费和交通费都报销了,吃饭的钱也会由酒厂报销的,这边还得了十几块钱的补贴,酒厂大约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补贴,这样自己买东西的钱算是补贴出来了,她给自己买了两、三件衣服,还分别给佩轩、大嫂、子君各买了一件体恤。另外还给自己家和婆家各买了一些礼品,这样算下来也有四、五十块了,她不由得吃了一惊,不觉得就花了这么多钱啊。农村人家一个月才花十多块钱啊,自己不知不觉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