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两地牵挂(五十七)(2 / 3)

加入书签

“想不明白。你说呢?”尹明山解释说:“我觉得一个人的气质为什么会高贵典雅呢?又抑或是俗不可耐呢?主要在于她(或他)是不是在乎名利:凡是不在乎名利的,就显得气质高贵典雅;凡是很在乎名利的,就显得庸俗不堪。我理解的不一定对,请老兄指教。”唐汉生仔细想了想,觉得他说的不错:“老弟你说的很经典,我可是总结不出来这些。这是认知的水平达不到的问题。”他也感觉到,尹明山的认知水平比他高。尹明山接着说:“为什么小韩气质高贵典雅呢?就是因为她把名利看的太淡了;为什么咱们这些人俗不可耐呢?就是因为咱们把名利看得太重了,看什么都要用名利去衡量一下,这样就显得太俗了。”唐汉生不住地点头说:“不错,是这样。你看小韩那么淡泊名利,气质自然就高贵典雅了。”尹明山自嘲说:“哈哈,今天我也讨论了一个高雅的问题,现在想想,自己平时就是个俗不可耐的人,自己也不觉得,认识不到别人的高雅。今天突然就感觉到了自己的俗和别人的雅,不能不承认,这是今天受了小韩这个小姑娘的影响。她年纪那么小,气质就那么高贵,让我自愧不如。我明显感觉到,如果我是她,决不可能像她那样超脱。唉,可见高贵的气质是天生的。哈哈。”唐汉生笑着说:“我跟老弟你比,又差了一大截,你不说,我永远也认识不到这个高雅与低俗的问题。经你这么一说,我也不自觉就受到了小韩姑娘的影响,感觉人有时候也应该超脱一些,不能总是这么俗不可耐。”他俩感到奇怪的是,本来他们两个完全的俗人突然就像开了窍一样意识到了自己的俗,这是因为看到了像文秀这样的真正的高雅,不自觉受到了心灵的震撼。自此,他们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了心灵的转化,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太多的人并非大奸大恶之人,都是在小善小恶之间徘徊,其轴心便是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了这些基本需求,就去做善事,去帮助别人满足这些基本需求,这就是善的开始,或者是小善。满足了这些需求,仍然不满足,仍要满足更大的欲望,只要不去损害别人的利益,这便无可厚非,这不是恶。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的过程中,有时候不得已,为了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只好去损害一些别人的利益,这还不能算是恶。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仍然要满足更大的欲望,为了满足这更大的欲望,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这便是恶。不择手段、为所欲为地去损害别人的利益,这便是大恶。肯将自己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东西送给那些需要的人,这就是大善了。

许多时候,善恶也只是一闪念之间。善念、恶念其实人们都会有,人类在进化,就是善念越来越多,恶念越来越少。人们被善念所感,会向善;被恶念所感,会向恶。也有相反的情况:别人的善使其向恶;别人的恶使其向善。行善多坦荡;行恶多忐忑。行善是一件快乐的事;行恶是一件恐惧的事。

其实尹明山和唐汉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是徘徊在小善小恶之间,内心的善恶信念还是有的,只是经常在欲念与信念之间摇摆而已。这唐汉生小恶之事做的多一些,内心也是有所不安的。他这天与尹明山的谈话之中,不自觉地就为韩文秀的善念所感,内心也起了向善念的变化,从此小恶之事便做的少多了,做小善之事越来越多了。韩文秀的形象在他的心目中也高大起来。

尹明山和唐汉生说起韩文秀,都自愧不如,为她的善念所感动,钦佩和仰视她的高洁行为。

他们说到文秀的个人问题,从小里说,文秀会是一个温柔贤惠、安分顾家的贤妻良母;往大里说,她会在许多事上做的更好,也许成就不可限量。总之,谁娶了她,是幸运的,会很幸福的。

两人不知不觉就喝完了一瓶酒,唐汉生自觉喝了不少,但是仍要去再拿一瓶,尹明山坚决阻止了他,说:“已经喝超量了,只是今天咱们心里放松了,心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