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两地牵挂(三十六)(2 / 3)

加入书签

着呢,叫我小韩就中了。我已经喝多了,不能再喝了,不过这酒确实不错。”

王支书解释说:“这酒是咱们本地出产的洹水大曲,据说现在是名酒,现在都卖到北京和郑州了,原来这个酒好买,现在办事用这个酒有时候还不太好买,渠道不太畅通。”文秀爽快地说:“支书叔叔不用担心,这个酒好买,要多少有多少,酒厂的厂长和销售科长我都熟悉,他们巴不得多卖呢。叔叔您要多少,我明天给他们说一声,不会有问题的。”王支书看到文秀说话的沉稳样子,觉得文秀的话完全可以相信。他想了想,说:“要一百箱吧,如果没这么多,少一点也中,别让韩老师为难。”文秀笑着说:“一点不为难,叔叔您给我写个地址,我明天让他们送过去,价格上也尽量优惠一点。”文秀担心他们不信,感觉不能不透露一点自己的底细,于是就说:“我也算是半个酒厂的人,哈哈,我是这个洹水大曲的形象代言人。”

文秀这么一说,让在座的人又大吃一惊。大家想象不到,文秀年纪轻轻既是地区的劳动模范,还是这洹水大曲的形象代言人,简直不可思议!不过他们尽管有疑惑,但是完全相信文秀的话。让他们疑惑的是,文秀怎么成为这洹水大曲的形象代言人的?这里面肯定有故事。文秀看他们疑惑的样子,就解释说:“唉,这都是一系列巧合造成的。去年我们公司挂牌的时候,北京的康副总理和李部长来了,省里的段书记和刘省长也来了,副部长、书记、副省长等等来了好几个,聂书记、单专员、我们曾总、李总也都在我服务的桌上,我给他们当服务员。当时喝的就是这洹水大曲,他们问我这酒好喝不好喝,我当然说好喝;他们问我喝过没有,我说没有喝过;他们说你没喝过怎么知道好喝,我说我们安阳人都知道。李部长问我这酒卖不卖,我说当然卖了,不过李部长要喝,不用买,让我们曾总送你两箱就可以了。他说他要的多,曾总送不起。我说那就让我们安阳的聂书记和单专员送你,他说他们也送不起。然后李部长跟我开玩笑说,我喝三小杯酒,他就要十箱酒。我一连喝了六个三小杯,哈哈,后来李部长说你让别人喝了也算你喝的。康副总理也开玩笑说,李部长有钱,你不要给他省钱。哈哈,于是康副总理就邀大家喝,替我卖酒。后来许多单位要,当时就登记了两、三千箱。哈哈,聂书记和单专员喜笑颜开,非要让我站他俩中间给照相不可。吃完饭后,酒厂的书记和厂长找到我,非让我当他们的形象代言人不可,这形象代言人就是这么来的,其实只是巧合,没啥了不起的,换了别人也一样会卖出去这么多酒的。”

一桌人听得目瞪口呆,惊奇不已,没想到文秀会有这样的奇遇。好一会儿,王支书摇摇头说:“小韩姑娘,你太优秀了,换了别人,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效果。这件事我也听说过,人们都说你是个传奇一样的人物,应对中央的大领导头头是道,领导们特别高兴,当场就定出去三千多箱酒。今天有幸和你在一起吃饭,实在太让人激动了。来,咱们共同给小韩姑娘敬一杯!”说着,大家都站起来跟文秀碰杯,喝酒。文秀谦虚地说:“我也就是个普通的合同工而已,以后也没有多大的前途,跟二军和春全没法比,他俩将来都会是正式工,是真正的城里人。我是合同工,还是农村的,不过就这样我也挺满意的。哈哈,不说这些了。”大家也没想到文秀才是个合同工,不过大家都想到,她这么优秀,将来转正是没有问题的。大领导们都对她赞不绝口,以后有转正指标了,没法不首先考虑她,谁也没法跟她争,她太出色了!无论是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还是人品,都没的说的。

这时候,二军和春全两个小伙子站起来,恳切地说:“韩姐姐对我们太好了,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方向,以后姐姐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都听姐姐的。姐姐有什么事,只要我们能帮的上忙的,我们都会尽力去做,请姐姐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