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两地牵挂(十一)(2 / 3)

加入书签

两亲家见面的事情。

十六这天晚上,文秀帮阿姨拟好了菜单,又跟阿姨商量了怎么做、哪里买的问题,都商量好了,才回宿舍休息。十七下午,她去找严大姐,让她帮着看一下管理室,说自己有事要早走一会儿,严大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文秀到曾叔叔家里,与阿姨、子君一块去不远处一个比较大一些的农贸市场,去采购明天招待客人的用品。在采购的过程中,曾夫人的想法也有一些改变,她跟文秀商量,文秀也觉得她的新的想法更有道理,就对原来所列菜单有所改变,显得更为合理。

到了正月十八这天,吃过早饭,文秀打了一会儿毛衣,到九点的时候,就去了曾叔叔家。她先跟阿姨重新修改了菜单,接着就到厨房忙碌,该做准备的都准备好,择、洗、泡、腌等,还有煮、焯、炸等,不一而足。她们首先把凉菜做了出来,热菜要等客人来了再做。

到十一点的时候,客人来了,首先是子健去远处迎接并引路,曾义宽和曾夫人在楼下迎接,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尽量像迎接一般客人那样,不显得过于隆重和排场。好在这天并没有遇到多少熟人,没有引起邻居们的注意。一见面首先由孩子们介绍,寒暄,然后请到家里,坐到沙发上说话。曾夫人跟温夫人聊了一会,就告罪去厨房做菜,文秀一直在厨房忙,子君陪着温夫人和小芳说话。小芳也要去厨房帮忙,她知道,将来她就是这里的女主人。温夫人也要去厨房帮忙,子君拦住她说:“阿姨,厨房里装不下这么多人,我也进不去,您就坐着说话吧。”温夫人只好停住不去。

小芳去了厨房,文秀赶快把身上的围裙解下来,给小芳系上,让小芳很有家庭主妇的样子,给她在婆家表现的机会。小芳明白文秀的用意,对她很是感激。小芳虽然很聪明,但是做饭的事干的并不多,所以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干什么。文秀看到了,悄悄地引着她干活。需要拿什么了,文秀都是给小芳指着让她拿起来递给曾夫人,做好的菜也让小芳端到餐桌上。这样显得小芳一直在忙,也很会干活,让曾家人很满意。温夫人看到女儿忙前忙后,心想,她在家也没有这么勤快呀,也不太会干活呀,长这么大主要都是在读书,没怎么干过家务活,尤其是没有怎么做过饭。看她在婆家忙里忙外的样子,好像挺会干活的。温夫人不明白,女儿在家从来没有下过厨房,怎么能够在婆家大显身手呢?她趁说话的间隙,站起来漫步到厨房门口,往厨房里看,一切都明白了,原来是文秀把明面上的事都交给小芳来做,显得小芳在马不停蹄地做事,温夫人心里暗自非常感激文秀。同时也觉得自己以前在家里包揽家务,不让女儿做家务,尤其是不让她下厨房,实际是害她。她不会下厨房,体会不到那种为家庭、为丈夫和孩子做饭带来的那种幸福和快乐,这是一种缺憾。现在是新社会,如果在旧社会,大户人家的小姐,不会做女红,不会做家务,不会下厨房,不会理家,一样会受到婆家歧视,会受气的。让她一心考学是对的,但是也应该让她做一些基本的家务,尤其是上大学之后,学习没那么紧张了,有时间了,以后她放假回来,就要教她做家务,好在她很聪明,学做家务也不难。这样想着,温夫人就打定了主意。

温夫人走进厨房,说:“嫂子辛苦了,做这么多菜,太能干了。小芳以后你多学着点。”曾夫人回头说:“亲家母,你去外面坐,这里油烟大,马上就好。”

温夫人只好回到客厅坐下。曾夫人看到小芳一直在给她打下手,心里很高兴,对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很满意,对小芳的看法跟第一次比起来大为改观,印象越发好起来。

热菜也都做好了,小芳都端了上来,满满一桌,曾义宽招呼大家都过来坐下,自然是两位亲家公并排坐在一起,两位亲家母各自坐在丈夫身边,子健和小芳则各自挨着自己的妈妈坐着。子君、子梁随便坐下,文秀为了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