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被歪曲的谈判(1 / 3)
汉军大帐之内,炭火盆偶尔爆出一两声轻响,更衬得帐内落针可闻。
刘璟与娄昭君,这两位分别代表汉、齐最高权力的男女,就这般隔着数步的距离,默然对视着。
空气仿佛凝固,时间在无声的角力中缓缓流逝。
娄昭君的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求,更深的则是属于一国之后的坚韧与审慎;而刘璟的眼神则平静如水,深邃难测,让人无法窥视其内心真正的想法。
面对着娄昭君那混合着脆弱与坚强的复杂眼神,刘璟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一个既能试探对方底线,又能埋下未来隐患的条件浮上心头。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打破了沉默:
“嫂夫人,”
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汉国草创,疆域日扩,尤其新得中原,百废待兴,实在是人才凋零,急缺贤能之士辅佐治国。
若要我退军,解这邺城之围……不知嫂夫人可否割爱,让渡些河北贤才,助我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此亦为天下苍生计。”
娄昭君心中顿时警铃大作,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
她面上不动声色,袖中的手指却悄然攥紧,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与谦逊:“汉王此言太过自谦了。
谁人不知,您麾下文有萧、张之谋,武有韩、白之勇,贤士如云,战将如雨,可谓济济一堂。
我河北地处边鄙,士人粗陋,岂能入得了汉王法眼?”
她试图轻描淡写地将这个话题带过。
刘璟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加和煦,仿佛只是在谈论一件寻常小事:“嫂夫人,此言差矣。
人才,岂有嫌多之理?何况河北人杰地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璟心向往之久矣。
我看……那赵郡李氏,累世清贵,门风严谨;范阳卢氏,经学传家,子弟聪慧;还有太原王氏,更是海内名门,冠盖云集……此三家之才,皆为国士之选,若能得之,必能助我汉国更上一层楼。”
他轻飘飘地说出了几个在河北乃至天下都举足轻重的汉人士族门阀。
娄昭君一听,心中顿时怒火翻涌,暗骂刘璟无耻至极!
赵郡李、范阳卢、太原王,这些乃是河北汉人士族的豪门,与高氏政权关系盘根错节,是他们统治河北的重要根基。
这些家族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若自己真敢答应这个条件,无异于自毁长城,恐怕圣旨还未出宫门,河北的汉人士族立刻就要离心离德,甚至掀起叛乱!
这刘璟,其心可诛!
她强压下几乎要冲口而出的斥责,胸口微微起伏,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玄德……何必如此强人所难?此非妾身一人所能决断。
不妨……提一些更现实一点的条件?但凡我大齐能做到,必不推辞。”
她将“现实”
二字咬得稍重,暗示刘璟不要痴心妄想。
刘璟早知道她绝无可能答应这个条件,刚才所言,不过是为了在对方心中埋下一根刺,激化齐国内部胡人与汉人士族之间的矛盾。
见目的初步达到,他故意装作失望的样子,两手一摊,语气转为冷淡:“既然嫂夫人觉得此事是为难,那……璟也别无他求了。
邺城之事,还是战场上见分晓吧。
嫂夫人,请回城!”
说罢,竟直接下了逐客令。
娄昭君一听,心中顿时焦急万分。
她孤身入营,最大的筹码就是谈判本身,若被赶回去,不仅徒劳无功,更会严重打击城内守军士气。
她更拿不准各地的勤王大军何时能到,万一刘璟铁了心围点打援,以逸待劳,到时候局势将彻底失控,胜负难料!
形势比人强,容不得她再维持那份皇后的高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