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侯景的救命稻草(2 / 3)

加入书签

核项目包括体能、基础武艺、纪律性等。

标准严格,大批量的周军士卒被淘汰,其中就包括很多明显不符合年龄或体能要求的老弱。

贺兰祥和尉迟炯在一旁看着自己昔日的部下被成批刷下,脸上实在有些挂不住。

尉迟炯性子刚直,忍不住对慕容绍宗拱手道:“大将军,末将愿亲自下场,一试贵军选拔标准!”

贺兰祥也立刻表示同往。

慕容绍宗知他二人心思,微微一笑,颔应允。

然而,结果却让这两位沙场骁将倍感难堪。

尉迟炯力量有余,但长途奔袭耐力不及年轻士兵;贺兰祥马术精湛,但步战技巧与汉军要求的标准化差距不小。

两人拼尽全力,也仅仅是勉强达到合格线边缘,险些被淘汰。

而随后几名普通的汉军老兵出列,为他们示范标准动作,无论是负重奔跑、弓弩射击还是阵型配合,都完成得轻松规范,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

看着汉军老兵那举重若轻的表现,再对比自己刚才的狼狈,尉迟炯和贺兰祥面面相觑,脸上火辣辣的感觉更甚,但心中那点因败降而产生的不服气,却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汉军强大根源的直观认识与心悦诚服。

尉迟炯长叹一声,对贺兰祥低语:“令则,今日方知,我军之败,非战之罪,实乃国势、制度、训练全面落后啊!”

贺兰祥默然点头。

最终,四万周军降卒,经过严格筛选,仅有一万身体强健、具有一定军事基础且自愿留下的青壮达标,被补充进汉军各营,开始了彻底的整训和改编。

其余三万人,汉军依诺放了足量的干粮和路费,遣散回乡。

此举不仅迅净化了队伍,更在徐州乃至周边地区为汉军赢得了极大的民心。

---

与此同时,淮州治所淮陵城内,气氛已是压抑到了极点。

侯景像一头被困的野兽,在厅堂内焦躁地踱步。

汉军占据南徐州后,非但没有派人前来招抚,反而大军云集,厉兵秣马,其意图不言自明。

“欺人太甚!

简直欺人太甚!”

侯景猛地一拍桌案,面目狰狞,“那卖饼郎(刘璟)是想赶尽杀绝吗?连条活路都不给?!”

他心中又惊又怒,汉军这“不纳降”

的态度,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死亡威胁。

其实,早在邙山大战初露败象之时,狡诈如侯景就已预感宇文泰可能不保,开始为自己寻找后路。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南方的梁国,多次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向一心礼佛的梁帝萧衍表达“仰慕王化”

、“愿为藩篱”

的“忠心”

然而,萧衍虽老,却并非完全昏聩,对侯景这种以反复无常、狡诈凶残着称的“羯胡”

,打心底里不信任,更不愿沾染。

他只是让太子萧纲代为回复。

萧纲的回信倒是措辞客气,满篇仁义道德,但涉及到实质性的军事援助或领土接纳,便语焉不详,左右而言他,丝毫不给承诺。

这让侯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如今北周已亡,汉军重兵压境,南梁这条若即若离的线,几乎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这时,他的心腹谋士王伟上前一步,低声道:“主公,萧衍老儿沉迷佛法,朝政多委于太子及近臣。

太子萧纲性格仁弱,缺乏决断。

如今南梁朝堂,真正能影响决策、说动萧衍的,恐怕只有一人——侍中朱异!”

“朱异?”

侯景停下脚步,眯起眼睛,“那个以贪墨闻名的佞臣?他能行?”

王伟肯定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能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