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谁赞成谁反对(2 / 3)
邙山之败确实是他心中最大的痛处和愧疚,此刻被宇文护当众揭开伤疤,更是羞愧得无以复加,老脸涨得通红,浑身颤抖,指着宇文护“你……你……”
了半天,却说不出完整的话。
巨大的屈辱和罪恶感淹没了他,他一时气血上涌,竟猛地转身朝着殿中的盘龙金柱撞去!
“想死?!”
宇文护眼中寒光一闪,今天是他“登基”
的大好日子,岂能见血不吉?他早有防备,立刻喝道:“拦住他!”
殿前武士应声而动,迅架住了寻死的赵贵。
宇文护冷笑一声,厌恶地挥挥手:“玷污朝堂,其罪当诛!
但想一死了之?没那么便宜!
给我叉出殿去,听候落!”
赵贵如同死狗般被拖了出去,徒留满殿大臣噤若寒蝉。
宇文护环视鸦雀无声的群臣,双手叉腰,霸气十足地喝道:“如今汉军兵临城下,情势危急至此!
陛下驾崩,皇子殉国,国不可一日无主!
我宇文护不才,蒙陛下临终托付,授以社稷重任!
值此存亡之际,护不敢惜身,唯有遵从遗命,勉承大统,带领大周度过难关!”
“现在,谁赞成?谁反对?”
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每一位大臣的脸庞,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连赵贵那样的重臣都被如此对待,谁还敢在这个时候出头?大殿内死一般寂静,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宇文护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很好!
既然无人反对,那便是众望所归!
朕,今日便依陛下遗命,继皇帝位,统领大周!”
说罢,他不再有任何犹豫,转身大步走向那金光闪闪的龙椅,一撩衣袍,径直坐了下去!
冰冷的触感传来,却让他心中一片火热。
侍中周惠达见状,硬着头皮上前,小心翼翼地请示道:“陛……陛下,按祖制,是否应先议定先帝谥号,再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方能名正言顺……”
“放屁!”
宇文护极不耐烦地打断他,他现在最烦这些繁文缛节,“你这狗奴,没听见城外汉军的战鼓声吗?还举行什么登基大典?是等着刘璟来给朕‘贺喜’吗?谥号你们看着议就是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与汉军议和,保住许昌,保住大周!”
掌管皇宫禁军的中护军尉迟炯眉头紧锁,上前一步沉声问道:“敢问陛下,打算如何与汉军议和?条件是什么?”
尉迟炯手中尚有五千精锐禁军,宇文护对他还存有几分顾忌。
宇文护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故作轻松道:“尉迟将军不必多虑。
朕与那汉王刘璟有旧,昔日把酒言欢,深知其为人。
朕自有办法说服他退兵。
你只需守好宫城即可。”
他不想多说,随即下令:“若无事,便退朝吧!
各司其职,严防死守!”
众臣心情如同乘坐过山车,在极度的震惊、恐惧和茫然中,步履沉重地退出大殿。
左相杨侃和右相卢辩默契地放慢脚步,等到同僚散去,悄悄聚在宫门外一角。
卢辩脸色苍白,压低声音,嘴唇颤抖着说:“杨公,陛下……陛下死得太过突然!
还有两位皇子,明明被汉军俘虏,怎会突然送回,又突然……一同殉国?这……这一切,未免太巧合了!
说不定,是宇文护这无法无天的……”
“慎言!”
杨侃急忙捂住他的嘴,警惕地环顾四周,小声道:“隔墙有耳!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多说无益!”
卢辩眼中含泪,痛心疾:“那……那我们该如何是好?难道就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