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外强中干的宇文护(2 / 3)
一步计划的大好时机。”
刘璟微微颔首,目光锐利:“不错。有劳蔡公再辛苦一趟,回去告诉宇文护,他的‘诚意’我们收到了,但现在,该谈谈退兵的具体条件了。”
蔡坤心领神会:“臣明白,定不负大王所托。”说罢,他躬身行礼,退出了汉军大营,身影再次没入通往许昌城的夜色中。
---
蔡坤很快便重返皇宫,求见新任皇帝宇文护。宇文护正在偏殿焦躁地踱步,一见蔡坤,立刻迎上前,迫不及待地问:“蔡先生,如何?刘璟见到‘礼物’可还满意?他是否答应立刻退兵?”
蔡坤脸上瞬间堆起恰到好处的忧虑与愤慨,开始了他的表演:“陛下!那刘璟……唉,他收了先帝的人头,非但没有丝毫感激,反而冷笑一声,说什么‘我要一死人头有何用?难道能当饭吃吗?’态度极其傲慢无礼!”
“什么?”宇文护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愠怒道,“他刘璟什么意思?堂堂汉王,竟想做出尔反尔的小人吗?朕可是依约献上了宇文泰的人头!”
蔡坤连忙安抚:“陛下息怒!臣岂容他如此轻慢?臣当即据理力争,言明陛下诚意,更陈述利害,言说若汉军强攻,虽能破城,自身亦必损伤惨重,若两国能罢兵言和,于双方皆有利。臣与他反复周旋,费尽唇舌,最终……刘璟总算松口,同意有条件撤军。”
宇文护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追问:“什么条件?只要不是太过分,朕……朕都可以考虑!”他此刻最关心的是如何保住性命和残存的权力。
蔡坤心中冷笑,面上却恭敬道:“刘璟要求,明日午时之前,请陛下率部退出许昌城,不得强行迁走城中百姓,他可网开一面,允许陛下带领愿意追随的将士和部分官员,撤往北徐州据守。”
“岂有此理!”宇文护勃然大怒,一掌拍在龙椅扶手上,震得案几上的茶杯嗡嗡作响,“朕才刚刚登基,就要弃都城而逃?这要让文武百官如何看朕?让天下人如何看朕?朕岂不是成了丧家之犬?”
蔡坤心中腹诽:哪还有什么天下人?如今大周疆土尽失,就剩下这许昌孤城和二三十万惊弓之鸟般的百姓,这些人怕是巴不得你早点滚蛋!
但他嘴上却劝道:“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啊!如今汉军十万精锐围城,旌旗蔽日,兵锋正盛。一旦发动总攻,这许昌城垣虽坚,又能支撑几日?到那时,玉石俱焚,陛下您……可就真成了亡国之君了……”他故意拖长了语调,留下可怕的想象空间。
宇文护当然明白形势比人强,刚才的怒火多半是表演给可能存在的耳目看的,以示自己并非心甘情愿。他沉默片刻,脸上阴晴不定,内心却在飞速盘算:北徐州虽然偏僻,但尚有险可守,总比困死在这孤城强。万一将来形势有变,或许还能联合南梁,以求东山再起……
他装作为难至极的样子,长长叹了口气:“可是……朕初登大宝,就要‘巡幸’北徐州,恐怕满朝文武多有非议,不肯相随啊。况且,朕又如何能相信刘璟不会出尔反尔,在我军出城后半道截杀?”
蔡坤一听这语气,便知宇文护内心已然同意,只是在找台阶下并寻求保障,立刻道:“陛下,值此存亡之际,人心各异,去留但凭自愿,强求无益,反而生乱。至于刘璟的信誉,他愿立下书面盟誓,并承诺派兵‘护送’陛下队伍安全离开其控制区,直至北徐州境。他若背信,必遭天下人唾弃,于他声名有损,想来他不会行此不智之举。”
宇文护沉吟半晌,终于像是下定了决心,颓然道:“罢了!为了大周社稷不绝祀,为了随朕将士的性命,朕……只好忍辱负重了!”他提高声音,对殿外喝道:“来人!即刻传旨,召集群臣,朕有重大决策宣布!”
---
就在宇文护准备上演一场“悲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