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陈霸先奉诏讨贼(1 / 3)
广州·高要郡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西江两岸的木棉花已经绽出血红的花朵,如同燎原的火焰点燃了整个河谷。陈霸先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繁忙的码头,江风拂过他刚毅的面庞,带来阵阵春日的暖意。
船只往来如织,汉人商人用盐铁换取俚僚的山货皮毛,双方用手势和生硬的语言讨价还价,虽然沟通不畅,却都面带笑容。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剑拔弩张的对峙局面,如今已是一派和谐景象。
\"主公,今年的春耕已经安排妥当。\"部将陈法念走上城楼,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百姓们都说,自从您来了之后,赋税轻了,纠纷少了,日子有奔头了。几个村的老人非要给您立长生牌位,被我好说歹说劝住了。\"
陈霸先微微点头,目光仍停留在江面上那些交易的船只上:\"兄长言重了,治理地方就像调理身子,急不得。汉人与俚僚世代为仇,要化解恩怨,需要时间和诚意。\"
四个月前,陈霸先辅佐萧映收复广州后,被任命为高要郡太守、西江督护。他一到任就减免赋税,鼓励农耕,又让陈法念专门负责与俚僚各部联络。
\"昨日俚人酋长送来三头水牛,说是感谢主公开通互市。\"陈法念笑道,\"他们用山货换盐铁,再也不必冒险去抢了。有个老酋长还说,活了六十岁,第一次不用刀箭就能换来过冬的盐巴。\"
陈霸先终于转过身来,刚毅的脸上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好事。告诉俚人,下个月我要在郡府设宴,请各族酋长都来。汉俚一家,才能保西江太平。\"
正说着,一匹快马疾驰入城,马上骑士风尘仆仆,高喊:\"急报!广州刺史急令!\"
陈霸先眉头微皱,心中升起不祥预感。他快步走下城楼,接过信使手中的文书,那熟悉的火漆印章让他心头一沉。
展开一看,果然是萧映的笔迹:\"交州叛乱,朝廷命我平定。叛军势大,已连克四州,霸先速来番禺议事。\"
陈霸先长叹一声,对陈法念道:\"太平日子到头了。传令各部,整军备战。\"他望向江面上那些忙碌的商船,眼神中流露出不舍,\"告诉各族酋长,宴席推迟。待我平定叛乱,再与诸位把酒言欢。\"
与此同时,交州龙编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义军拥戴卢子雄之弟卢子略为主后,声势大振。当地百姓痛恨梁朝官吏贪暴,纷纷投效义军。有钱捐钱,有粮输粮,短短数月,一,军就膨胀到五万人。
\"大哥在天之灵,定会欣慰。\"卢子略站在城楼上,望着下面操练的军队。但他心里明白,这些士兵大多是为杜僧明和周文育而来——两位猛将的威名早已传遍岭南。
从去年十月到今年二月,短短四个月时间,杜僧明和周文育果然不负众望,义军北上势如破竹,连克黄州、安州、越州、罗州。每到一处,周文育冲锋在前,杜僧明调度在后,配合得天衣无缝。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接连获胜,义军迅速扩张到了十万,新招募的五万人马,大多良莠不齐,军纪涣散。更让卢子略不安的是,杜僧明和周文育各掌四万五千人,而他这个主帅只有一万亲兵。
\"主公,周将军又擅自处决了投降的梁朝官吏。\"心腹卢安低声道,\"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起了。杜将军也不劝阻,反倒说杀得好。\"
卢子略眉头紧锁。他想起哥哥卢子雄生前常说的话:\"欲得天下,先得民心。\"周文育这般滥杀,迟早会失去人心。
\"备马,我去见周将军。\"卢子略决定亲自走一趟。
军营中,周文育正在擦拭他的长刀。见卢子略来了,只是微微抬头:\"主公有何吩咐?\"语气中缺乏应有的敬意。
\"周将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