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你梁士彦没说过(1 / 3)

加入书签

南阳城的黄昏格外漫长,残阳如血,将城墙染成一片暗红。胡龙牙站在城楼上,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斑驳的墙砖,目光追随着那几个跌跌撞撞逃回城中的残兵。他们衣衫褴褛,脸上写满惊恐,像一群被狼群追赶的羊。

\"将军...\"身旁的亲兵欲言又止。

胡龙牙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那些残兵带回来的消息,他已经猜到了七八分。慕容绍宗那老狐狸,故意放他们回来,就是要让恐惧像瘟疫一样在城中蔓延。

议事厅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三张神色各异的脸。柳仲礼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节奏急促而不安。他今年刚过二十三岁,面容清俊,是三人中最年轻的将领,也是唯一一个出身士族的军官。

\"粮草只够十日了。\"柳仲礼打破沉默,声音刻意压低,\"再拖下去,将士们就要饿着肚子打仗了。\"

成景俊猛地拍案而起,案几上的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这位三十多岁的虬髯大汉是陈庆之的老部下,以勇猛着称。\"柳将军这话什么意思?难道要我们向那些北虏投降不成?\"

柳仲礼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被他掩饰过去。\"成将军,我并非此意。只是眼下形势...\"

\"形势怎么了?\"成景俊打断他,\"当年白袍将军带着七千人横扫中原时,形势不比现在艰难?我们梁军什么时候怕过!\"

胡龙牙看着两人争执,心中暗自权衡。作为南阳城最高守将,他必须做出决断。多年的军旅生涯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的痕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的梁军早已不是当年陈庆之率领的那支铁军了。

\"够了。\"胡龙牙沉声道,\"此事关系重大,不是我们三人能决定的。来人,去请贺太守前来议事。\"

柳仲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明白过来——胡龙牙这是要把责任推给文官。他心中冷笑:老狐狸,果然狡猾。但表面上,他只是微微颔首:\"胡将军考虑周全。\"

成景俊却不买账:\"叫那酸儒来作甚?行军打仗的事,他懂什么!\"

\"成将军!\"胡龙牙加重了语气,\"贺太守毕竟是朝廷命官,此等大事,理应知会。\"

贺琛来得比预想的快。这位南阳太守三十出头,十分英俊,一袭青衫显得与军营格格不入。他一进门就察觉到厅内凝重的气氛,心中立刻警铃大作。

\"三位将军深夜相召,不知有何要事?\"贺琛拱手行礼,目光在三人脸上逡巡。

柳仲礼率先开口,语气恭敬得近乎做作:\"贺太守,实不相瞒,陛下派来的三万援军已在博望坡全军覆没。如今我们孤军困守,粮草将尽,特请太守前来共商对策。\"

贺琛心中冷笑:平日里这些武夫何曾把我放在眼里?今日这般客气,必有蹊跷。他面上不显,只是微微皱眉:\"竟有此事?不知几位将军有何打算?\"

成景俊早已按捺不住,粗声道:\"他二人想投降!贺太守,你给个痛快话,答应不答应?\"

贺琛眼角跳了跳。这莽夫,说话如此直白,连转圜余地都不留。他不动声色地看向胡龙牙:\"胡将军也是此意?\"

胡龙牙清了清嗓子,避开贺琛探究的目光:\"城中粮草将尽,百姓也跟着受苦...若能议和,化干戈为玉帛,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贺琛心中飞速盘算。他知道,这几个武夫是想拉他下水,日后朝廷追究起来,好有个垫背的。但眼下形势确实危急...

\"若真能保全将士性命,免百姓刀兵之苦...\"贺琛沉吟道,\"不如由我出城与慕容绍宗谈判?\"

胡龙牙和柳仲礼对视一眼,眼中闪过喜色。\"贺太守高义!\"柳仲礼连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