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刘玄德见二奇士(2 / 3)

加入书签

根基尚浅。关中经多年战乱,人口凋零,远不及汉魏盛时。若欲以此为基业,兴复汉室,必先取陇西。\"

刘璟心头一震,手中茶盏险些脱手。这正是他近日辗转反侧、苦思冥想之事!他强自镇定地啜了口茶,茶汤却突然变得苦涩难咽。\"此人怎会知晓我的心事?\"他暗自惊疑,面上却不动声色:\"愿闻其详。\"

长孙俭将茶盏轻轻放在案上,手指在桌面上虚画着:\"陇西乃养马之地,可组建关陇骑兵,亦可贯通西域,来往商税,足以富足关中。既得关陇,再可图谋巴蜀,巴蜀乃天府之国,产粮重地,梁朝虽据巴蜀,却不善治理,贪官横行,士卒厌战。\"他的指尖在案几上重重一点,\"若得此二地,帝业可成。\"

\"啪\"的一声,刘璟手中的茶盖不慎跌落在地。他弯腰去捡,借机掩饰内心的惊涛骇浪。此人寥寥数语,竟将他心中盘算多时的战略和盘托出!

\"长孙兄此言...\"刘璟直起身子,强作镇定地笑道,\"与璟不谋而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他嘴上这么说,心中却警铃大作:\"此人来历蹊跷,莫非是敌营派来的细作?\"

长孙俭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嘴角微扬:\"使君不必疑虑。俭游历四方,观天下大势,不过略有所得罢了。\"

刘璟忽然注意到,小童腰间挂着一块温润的白玉,玉上刻着古朴的纹样,显非凡品。他心中疑云更甚:\"这二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这时,高昂已经听得昏昏欲睡,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大哥,你们文人谈事太闷,我先去睡了。\"他伸了个懒腰,铠甲发出哗啦的声响。

刘璟回过神来,笑着摆手:\"去吧,记得让军医换药。\"他看着高昂离去的背影,忽然觉得府内气氛为之一松。

长孙俭见状,轻笑道:\"高将军倒是性情中人。\"

\"他就是这般直率性子。\"刘璟摇头笑道,心中却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不如...\"他整了整衣冠,正色道:\"我军中尚缺谋主,公若不弃,璟愿拜为军师。\"

长孙俭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他起身郑重一揖:\"俭正为此而来,愿助使君成就霸业。

刘璟大喜过望,当即拍案道:\"来人!备酒设宴!\"他亲自执壶为长孙俭斟酒,酒过三巡后,两人谈兴更浓。从关中民生到江南政局,从屯田之策到马政改革,越谈越是投机。

那小童始终安静地站在一旁,双手交叠置于腹前,时不时用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打量着刘璟,目光中既无孩童的怯懦,也无市井的狡黠,倒像是一泓深不见底的清泉。

\"这位小友是......\"刘璟放下手中的茶盏,试探性地问道,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他注意到这小童虽然衣着朴素,但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种不凡的气度。

长孙俭正要开口解释,小童却突然说话了。他的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却带着超越年龄的沉稳:\"我叫来和,字弘顺,精通占卜相面。\"说罢,他微微仰头,目光直视刘璟,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

刘璟一怔,随即失笑道:\"哦?那你看出什么了吗?\"他本是随口一问,心中暗想这不过是个装神弄鬼的小童罢了。

不料来和上前一步,直视刘璟双眼,一字一顿道:\"我见君面如龙凤相缠,眼如烈日当空,无所不照。\"话音未落,窗外突然刮过一阵风,吹得烛火剧烈摇晃,在墙上投下变幻的影子。

刘璟心头猛地一跳,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碰在案几上,茶水溅出几滴。他强自镇定,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勉强笑道:\"小友说笑了。\"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这么小的孩子就出来行骗?这话怎么和当年那个死鬼刘灵助说的一模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