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这人不记仇(第三更!)(1 / 5)
此时,神州董事长吴军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才短短半个月,他仿佛老了十几岁。
太可怕了。
这种攻势真的是让人无力反抗。
在吴军桌上,堆着一沓厚厚的报表和紧急报告,最上面一份,清晰的显示着近一周的销量断崖式下跌超过70%,库存积压创历史新高,现金流预警已经亮起了刺眼的红灯。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房门被猛地推开,销售总监几乎是用冲的闯了进来,声音发抖的说道:“董事长,华东大区的总代刚来电话,说他们那边有十几个代理商联合了起来,要求把我们所有的库存机子全部退回,否则就联名起诉了……”
吴军猛的抬起头,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
代理商退货潮……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顶住这种挤兑。
小企业想要快速发展,都需要走代理商模式,而像是联祥这样的大集团,走的是经销商模式,经销商需要以自身名义签订销售合同,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甚至可以自主定价,经营活动不受厂商限制,但同样的,经销商资格也是每年一审,只有销量达标了才会拿到下一年的经销商资格。
而代理商模式就简单多了,只是以厂商名义的签订合同,法律后果由厂商承担,代理商仅负有限代理责任,这种代理模式因为投资小见效快,再加上责任划分明确,可以让小品牌迅速招揽到不计其数的代理。
本来呢,代理商只是代理产品,不需要囤货。
但国内99%的代理商,最终都发展成了囤货商。
他们先交一笔钱拿一批货,然后去慢慢卖,卖完之后,卖不掉的再退返厂家。
这种畸形的代理商模式,也让很多品牌迅速积累到了原始资本。
但同样危险也很大。
要么厂商跑路,代理商血本无归。
要么代理商联合挤兑,厂商灰飞烟灭。
而眼下,这个代理商制度就成了压垮神州的最后一根稻草。
神州一直依靠的就是庞大的代理商网络,一旦这个网络反噬,要求集体退货并催讨货款,神州本就岌岌可危的资金链会瞬间崩断。
很快,采购部的经理也哭丧着脸跑了进来,说道:“吴总,上游的供货商也来催款了,说联祥那边给他们下了巨量订单,现金流要求极高,要求我们必须按期支付货款,否则就要停止供应关键部件。”
前有狼,后有虎。
吴军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几乎要从椅子上滑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