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主的教诲(2 / 5)
尽我所能地保护那些无辜的人们。”她诚心诚意地向主教祈求。
“当然了,艾格妮丝小姐。”大主教立刻就点头答应了下来,“无论我们之间有多少政见上的分歧,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在上帝的垂青之下得到了太多命运的馈赠,所以我们理应去帮助那些无力的人。”
这位大主教,也是个颇有历史的人。
路易·德·凯伦出身在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地区的一个贵族家庭,这样的家庭往往宗教气氛浓厚,作为幼子的他很早就被送进了教会,准备在青年时期成为一位神职人员。
不过,1778年出生的他,还没有长大成人就碰到了大革命的风暴,因为革命政府和教会的剧烈冲突,他也受到了极大冲击,曾经还被迫躲藏,不过即使如此,他还在设法完成了自己的神学教育。
随着拿破仑的上台,大革命的腥风血雨渐渐远去,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又重新抬出了教会作为权力的面纱,他因为自己出色的表现,很快就在帝国的宗教界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了皇帝的叔叔红衣主教费什的秘书。
等到帝国毁灭,波旁王朝复辟的时候,他一度也受到过牵连,但很快,他又重新担任了神职,然后一路升迁,最终在1821年接替塔列朗担任了巴黎大主教(没错就是那个塔列朗亲王,他在之前担任兰斯大主教,然后在1817年因为拥立路易十八之功劳被国王任命为巴黎大主教……)。
从1821年之后,他一直担任此职,虽然政治态度颇为温和,反对一些复辟王朝的极端反动的政治措施,但是极少真正干涉政治,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宗教事务上。
在1830年的动乱当中,最初因为巴黎人们的反宗教思想,他受到过严重的冲击,一度被迫逃离大主教府躲了起来,但是等一切喧嚣结束之后,他又开始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
对于波拿巴家族的复辟,很多宗教人士是非常反感的,因为他们都记得拿破仑皇帝当年对教皇做了什么;但是出于自身的经历,所以大主教对波拿巴家族并无反感,他对二世皇帝和新政府,采取了非常合作的态度。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艾格隆,还是首相塔列朗亲王,都没有想过在幕后施加压力逼他辞职,而是继续让这位颇有民望的大主教继续呆在了他的职位上。
【在原本的历史上,面对1832年的疫情,这位大主教也颇有作为,他亲力亲为地参与了一线抗疫活动,把神学院临时改造成为了医院来收治病人,甚至还出钱建了一所孤儿院,专门收容那些在疫情当中痛失双亲的孩子。
因为他的这番功绩,他也被敬仰他的信众们尊称为“白衣主教”。他也因此被认为和那些虚伪贪婪的神职人员不同,是一位真正具有德性的教士。
不过这一次,这份功绩大部分就要被归到艾格妮丝头上了……】
看到大主教对自己态度如此和蔼,艾格妮丝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