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威权(2 / 5)

加入书签

皇帝,到底有多“虔诚”,还要打一个问号。

    但是,短短两年之后,一切都已经不再是问题,教会默认了波拿巴家族君临法国的现实。

    一方面,艾格隆本来就和罗马教廷关系不过,他甚至通过贿赂的方式,买到了教皇几次公开布道夸奖自己;而且,在上台之后,他对教会也颇为尊重,虽然不断清洗不合作的旧贵族,但对教会往往网开一面,所以这赢得了教会的好感。

    另一方面,随着艾格隆的权力日渐稳固,教会发现自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摆脱这位年轻的君主了,恰恰相反,教会内部高级职位的升迁,都需要皇帝陛下的点头,因此但凡是有点“上进心”的高级教士,就越会对皇帝表示恭顺,甚至于拍马逢迎。

    这并不奇怪,无论在任何时代,教会都需要最高统治者的庇护,他们也乐意向统治者献殷勤,帮助他以精神上的马鞭狠狠地规训他迷途的羔羊们。

    于是,在艾格隆上台不到一年之后,原本态度冷淡的教会就悄悄地改变了态度,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间,教会成员们都会声嘶力竭地向证明,罗马王登上皇位是上帝的旨意,也是得到了上帝祝福的,因此所有国民应该履行上帝规定的义务,对皇帝陛下竭诚效忠。

    为了弥合历史剧变有可能在人们心中产生的裂痕,这些神学家也煞费苦心,编出了一套说辞——

    在这套“缝合”学说当中,一直庇护教会的波旁王室是好的,查理十世国王的倒行逆施,本意也是好的,只是因为一些奸臣蒙蔽王上,胡乱执行,所以引发了国内巨大动乱;而皇帝陛下眼见国内动乱不堪,人民即将蒙难,所以在上帝的指引下,一步步地从远在天边的希腊回到了法国,并且最终奇迹般地在万民拥戴下成为了皇帝。

    从来都不存在篡位,只有上帝(天命)的转移。

    如果还有人胆敢心怀疑惑的话,那就要解释解释自己为什么不相信上帝赋予罗马王的奇迹了(想来也没有人敢当着神父面说出口)。

    这套学说让艾格隆听了简直哭笑不得,心想果然是只要能登上皇位,就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不过,既然有人上赶着要帮助他安抚国民,他当然也就笑纳了,于是,在两方心照不宣的默契之下,艾格隆得到了他需要的“牧羊人”,而高卢教会也得到了他们需要的庇护者,两者各取所需,就像是两千年来一直发生的那样。

    原本这一切非常“美好”,然而艾格隆却还是另有想法。

    首先,时代已经和中世纪完全不同了,随着文明和科学的进步,为了让国家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保持强大,那么就必须坚持发展理性的实用主义,全民义务教育也迟早会普及下来,而在这种情况下,教会编织的那些哄骗平民的说辞,势必就会越来越沦为笑话——更何况,在爆发过一次大革命的法兰西,教会也只有在广袤的乡村当中还拥有一定的影响力,越来越难以煽动人心了。

    而且,就个人性格而言,他讨厌这种靠自我神化的谎言来维持的统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