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1 / 3)
汉中之战战事一直延续到夏季中段,此时第一季作物早已收割完毕,在我的三郡内收成比起去年要好那么一点,因为去年年底下过的雨,也因为上半年下过三场小雨,三场雨加起来雨量也不大,但是总归比没有雨水要好的多,上田和中田的粮食产量都有所好转,有的上田也不再种植水稻,更多的中田开始种植大豆高粱这样的抗旱作物,大家已经对雨水失去了信心,而且下田仍旧产不出什么来,越来越多的下田被卖掉,我孟家也就又多出很多牧场。
总体上三郡的粮食危机依旧没有解除,只是比蜀地的许多郡县要好那么一些,我们依旧需要从外地购入粮草和肉干、鱼干来缓解吃饭的压力!
我们也越来越依靠兴古郡最南方的大平原,但是那里也有自己的问题,那里不缺雨水,还河网密布,他们的问题是农民太少,许多肥沃的土地都无法开,这影响了粮食的产出增长。
我和建宁的官吏仔细商谈后,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是把三郡的囚犯都转成劳役刑罚,押送到兴古郡南方大平原去开垦土地,他们只有口粮,没有工钱,在劳役期满后,可以被送回原籍,也可以选择留在他们辛苦劳作的地方,留下来的可以获得一亩上田,如果家人也过来的,也可以获得土地,按人头每人一亩,老弱也有,不过这些赠送的土地是荒地,需要自己去开荒!
以后新的罪犯也按此处理,不断增加兴古郡的人口。
人口多,粮食产量就多,那我的三郡也就越安稳。
孟家商队也就不用浪费利润的去别的地方收购粮草和肉干鱼干,从而增加了商队的总体利润率。
孟家商队一直运转正常,而从成都和荆州来建宁城的商队也繁荣了整个建宁郡的市场,他们带来了不少的货品,也带走了蜀锦和瓷器这样的畅销货。
不过问题也来了,许多人来向我禀报,或者说请求,其中就有主管建宁城商铺的彭书和我的贤内助青溪,他们都说我们建宁本地的产品在本地的售价太高了,和外地客商购买的价格持平,这有些不合理,本地人买不起本地货!
我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也给了一个同样的解释:同城同价,如果给外地客商的价格高出很多,他们就会抵触,然后挤占本地人的购买渠道,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我们对外销售的本地产品多是奢侈品,蜀锦和瓷器当然好,但麻布和陶器一样可以用,让百姓都去喜好奢侈早晚会出祸患,西汉时期的《盐铁论》早就有论断。
我孟家大宅里蜀锦也不多,瓷器更少,日常用的也就我的母亲的那套,其余有几套备用的是招待客人时才用的,我们日常还是用陶器和铜器。
再说我们用这些昂贵的商品招来了外地客商,外地客商也带来了外来的商品,而这些外来商品原本可不便宜,从这样的优惠中本地百姓也能得到实惠。
总之呢,我要求孟家和各级官吏将领不得过于奢侈,也倡导治下百姓朴素生活。
我们的奢侈品是用来从外面搞钱的,可不是用来困顿我们自己的百姓的!
汉中之战结束,我派去成都的项峰和孟恩也早早回转,但是我既没得到我的铸币权也没接收到我三郡对汉中作战的那些援军,更是没得到任何回复,我的情报网也没有新的消息。
刘备只是在巩固汉中之战的成果,占据地方,加强关隘的防守,特别是在子午谷和傥骆谷谷口被曹军毁掉的壁垒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壁垒,来防备曹操可能的奇袭部队。
我不得不提前行动,在我的部队回归前修补和扩建建宁郡兵队伍,因此我要到了项峰的猎豹团需要补充的兵种和具体数量,他们需要补充两百五十九个郡兵(后面倒是没有战斗,但是有的重伤的没有救过来,有的重伤员虽然救了命回来但是不再具备战斗能力),最需要补充的是重步兵,死伤最多。
这两百五十九个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