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守忠信?择善友?勇改过:孔子的处世箴言(3 / 8)

加入书签

治,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正是因为鲍叔牙的包容、赏识和推荐,管仲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而管仲的才华,也帮助鲍叔牙实现了辅佐君主成就霸业的理想。他们的友谊,是 “毋友不如己者” 的最好诠释 —— 朋友之间相互欣赏、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而东汉时期的刘备、关羽、张飞,更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共同成就了一番事业。刘备虽有皇室血脉,却家境贫寒,以卖草鞋为生;关羽因杀了恶霸,四处逃亡;张飞则是个屠夫,性格豪爽。三人在桃园结义,立下 “同心协力,共图大事” 的誓言。在之后的岁月里,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刘备有仁德之心,却缺乏勇气和谋略,关羽和张飞便为他冲锋陷阵,诸葛亮出山后,三人又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决策;关羽重情重义,却性格孤傲,刘备和张飞便时常提醒他,让他注意团结他人;张飞勇猛善战,却脾气暴躁,刘备和关羽便耐心劝导他,让他学会善待士兵。正是因为三人相互学习、相互弥补,才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建立蜀汉政权,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反,若结交了损友,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危害。战国时期的太子丹,便是因错信荆轲,最终导致燕国灭亡。太子丹一心想要刺杀秦王,以阻止秦国吞并燕国。他结识了荆轲,对其百般礼遇,给予他丰厚的赏赐,希望荆轲能为自己刺杀秦王。可荆轲虽然有勇有谋,却缺乏周密的计划和足够的实力。最终,荆轲刺杀秦王失败,被当场杀死。秦王大怒,立即派大军攻打燕国,太子丹被杀,燕国也随之灭亡。太子丹的悲剧,不仅在于他的急功近利,更在于他结交了荆轲这样一个 “不如己者”—— 荆轲虽然有刺杀秦王的勇气,却没有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最终不仅没能帮助太子丹,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在现代社会,“毋友不如己者” 的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朋友的影响更是深远。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若结交了品德不良的朋友,很容易受到影响,养成不好的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据新闻报道,有一位中学生小张,原本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可后来,他认识了一群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这些人经常带他去网吧上网、去 KtV 唱歌,还教他吸烟、喝酒。小张渐渐被这些不良习惯所吸引,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性格也变得叛逆。最终,小张因为参与打架斗殴,被学校开除,甚至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小张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 结交损友,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毁掉自己的人生。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结交益友同样重要。在工作中,结交一位能力出众、品德高尚的朋友,不仅能在工作上给予我们帮助和指导,还能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我们鼓励和支持,让我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我的一位同事小林,刚入职时对工作不太熟悉,经常犯错。后来,他认识了公司的资深员工老周,老周不仅经验丰富,而且为人友善。老周经常主动帮助小林,教他工作技巧,帮他分析问题,还在他遇到挫折时鼓励他。在老周的影响下,小林的工作能力迅速提升,很快就成为了公司的业务骨干。小林常说:“如果没有老周这个朋友,我不可能成长得这么快。”

当然,“毋友不如己者” 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和所有 “不如己者” 交往,更不是要我们歧视他人。孔子的真正用意,是让我们在交友时要有选择,要多和那些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积极向上的人交往,从他们身上学习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对于那些暂时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我们也不能轻视他们,而是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和他们共同进步。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今天的 “不如己者”,或许明天就能成为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