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从曾子之语悟君子担当(8 / 8)
子担当精神的内涵与价值;通过学校教育,将君子担当精神融入课程体系,培养青少年的担当意识与品格;通过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鼓励担当、惩戒逃避责任的机制,让担当者得到认可与奖励,让逃避责任者受到约束与批评。
例如,近年来我国开展的 “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宣传” 等活动,宣传了张桂梅、黄文秀、袁隆平等有担当的先进典型,让更多人感受到担当精神的力量;学校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培养担当意识;社会通过建立诚信体系,对诚实守信、有担当的个人与企业给予激励,对失信、逃避责任的行为进行惩戒。这些举措,都在推动构建有担当的社会氛围,让君子担当精神在社会层面得到传承与弘扬。
(三)国家层面:践行有担当的大国责任
在国家层面,我国应践行有担当的大国责任,将君子担当精神融入国家治理与国际交往 —— 在国家治理中,坚守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谋发展,践行 “可以寄百里之命” 的担当;在国际交往中,坚守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帮助其他国家发展,践行 “临大节而不可夺” 的担当(如在疫情防控、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坚守责任与正义)。
例如,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投入大量资源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践行了 “为百姓谋福祉” 的担当;在疫情防控中,不仅保障国内人民的生命安全,还向其他国家提供疫苗与抗疫经验,践行了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大国担当;在气候变化议题上,我国承诺 “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践行了 “坚守正义与责任” 的担当。这些举措,既是对君子担当精神的传承,也是对君子担当精神在国家层面的创新实践。
七、结语:传承君子担当精神,共创美好未来
曾子的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三句话不仅勾勒出儒家理想中君子担当的完整图景,更为当代人提供了修身立世、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重要指引。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更需要传承与践行君子担当精神 —— 在个人层面,做有担当的 “当代君子”,守护信任、承担责任、坚守信念;在社会层面,构建有担当的社会氛围,让担当成为普遍的价值追求;在国家层面,践行有担当的大国责任,为国家发展与全球进步贡献力量。
传承君子担当精神,并非要我们照搬春秋时期的行为模式,而是要汲取其核心内涵(守护信任、承载使命、坚守信念),结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创新实践方式。当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有担当的 “当代君子”,当社会形成有担当的氛围,当国家践行有担当的责任,我们必将能够共创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更加有希望的未来,让君子担当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更强大的生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