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长崎、佛教因果论(请刷新)(5 / 6)

加入书签

是不能在地震易发带进行,不然怕是地震就得来了。”

    “唔,除去这些的话……”

    神社还没建成,怪谈、妖怪等供奉还在准备……

    路易整理一番,发现了之前随手灭杀的妖僧·德鸿的灵魂,已经被搜了魂,凝聚出了记忆之书,只是路易还没怎么仔细看。

    现在,阳神一扫。

    数十年记忆被抽丝剥茧般全部分门别类。

    “有意思,因果。”

    之前,德鸿就是依靠因果来确定是路易对岸田马虎下的手,当然,也是因此,他才会去窥探,然后导致被路易一个眼神而碎魂,最后也是因为这因果之术引起了路易的注意,被当场点杀。

    可以说是倒霉至极了。

    德鸿一身所修是从东国得来的各种杂书汇聚而成,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以佛教修行典籍为主。

    而佛教有个重点名词,可谓赫赫有名了,也就是——因果。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便是因果。

    人不管做了什么,都会和别的人、物、事,产生联系,这其中的联系便是因果。

    有因,便一定有果。

    在传说中,菩萨佛陀最惧因果,因果过盛甚至会导致金身污垢,引发天人五衰,最后跌落凡尘。

    但同时,佛教对因果的利用又是最强的,甚至将其作为修行的核心。

    立宏愿、炼三身、凝金身……

    全都需要因果。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佛教都热衷于单于上层斗争的原因所在。

    因为上层人物,先天就可以影响万万人,可以说是因果缠身之人,参与其中,不管做什么,都会产生莫大的影响。

    而如果去找凡尘之人,那些凡人一辈子都出不了县城,能接触的人寥寥无几,一辈子就在那个圈里,能产生的因果也是寥寥无几,自然效率低下,不受重视。

    但也有例外,走大众路线,普渡众生。

    这其中的区别,甚至衍生出了大乘与小乘佛教两大派别。

    可以说,因果有利有弊,既能成佛做祖,也能跌落万丈悬崖。

    而德鸿的记忆里,所存在的佛门修行典籍,就描写了一部分因果之术的修行理论。

    而德鸿此前的因果寻人,就是按照这份理论,自我研究出的最粗浅的运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