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8章 新旧势力冲突(3 / 5)
弄得杨锋是哭笑不得。
但是事后想一想,这也算是一种巨大的牵绊了,老和尚果然是多智近乎妖,他预计新岛不会一直太平,早晚会经历各式各样的风波,甚至是面对西方世界的进攻。
可是有这个名字在,杨锋就不可能把青帝城,一个用他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给舍弃掉,只能是想方设法的坚持下去。
为此杨锋不仅在青帝城的深水港建立了一个海军基地,还在七色师之外又建立了一支规模达到一万人的武装力量。
这个万人规模的国民军,全部按照万岛的最高标准进行训练和武装,同时肩负着监督岛上澳洲人、本地人的任务,并且还要看管五万多的日军战俘。
没法子,想要快速完成基础建设,那就不得不动用这些战俘,好在枪毙一些扎刺的家伙后,明白万岛是真会杀人,日军战俘就乖巧多了,一个个是老老实实的干活儿,期待战争结束之后能够回家。
山海城,新岛上的第二大新建城市。
距离青帝城800多公里,背靠大山、面朝海洋。
如果说青帝城顶在前面,直面了新岛上可能的各种危机,那么山海城就是新岛未来的交通物流中心,是心脏旁边最粗的那根血管。
新岛上的巨型工程,环岛铁路是肯定要修的,哪怕要花费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这件事也必须要完成。
而新岛环岛铁路的零公里起始点,就被杨锋设置在了山海城。
在那一片片拔地而起的新楼宇中间,同时建设的还有巨大的铁路枢纽、铁路学院、各种配套的工厂和单位。
因为杨锋一开始就采取了很高的标准,所以山海城的启动有些慢,毕竟建造统一的七层居民楼,绝对比木头棚子艰难太多了,吴万钧掌握的红鲤基金至少有15%都投向了这一座城市。
另外就是新移民中的工商企业,也大都选择了在这里落脚,活力十足的经济无疑就是山海城最好的名片。
最后则是被命名为尚集的第三座城市,这里位于大片平原的中心,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新岛的粮食生产中心。
要说这万岛的农业,用上杨锋提供的新种子,再加上专门的扶持政策,那发展速度是一日千里,要不然也无法对好几个国家实施援助。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杨锋还是坚决要把尚集建造成新的粮食中心,不光拥有12家大型国有农场,还在一波一波不停的发展集体农庄。
要知道一个集体农庄,那就是4-5万人口,并且需要至少百万亩的可耕地,数个这样的集体农庄连成一片,那可就是相当不得了的事情了,要不是新岛地广人稀,一部分用山地和滩涂来置换,恐怕因为土地的战争是立刻就会爆发。
杨锋通过香肉和超级计算机制定的计划很简单,就是以这三座城市为核心,迅速把新岛上的华人华裔体系给建立起来。
未来不管是几百万还是上千万的移民涌入,那新岛就都可以稳健的安置下来,不会犯什么原则上的错误。
只是当玉莹告诉杨锋,钢城和三王山上个月移民超过15万人时,他还是难免一声长叹。
见状玉莹也只能默默的靠着杨锋进行安慰。
“锋哥你……是不是后悔了?现在后悔的话,一切还都来得及。”
“我不是后悔,我只是有点感慨罢了,咱们在川地一手一脚建立的一切,就这么平移过去,恐怕过不了多久三王山的街面也要萧条了。”
“官员、学生只要奔希望城和椰城,军人、军人家属主要去新岛,商人、工厂主则是苏岛、哇岛与新岛各占三分之一,那咱们过去的时候,究竟要呆在哪?”
“我恐怕要在希望城与椰城来回跑,但是我会在新岛找个地方,给咱们亲手建一栋大房子的。”
“嗯,我都听锋哥的。”
“如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