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新塞子形成(2 / 3)

加入书签

声对话,乃至可以暴露苏军火力位置的声音也被轻松的收到了。

比如距离这次鸟叫声最近的一个苏军隐蔽机枪组的对话,

“伊万,那是什么声音?”

“嘘,小声点,政委同志说了,德国佬随时可能出现。”

机枪手虽然对自己的副射手强调了隐蔽纪律,但身体还是本能的将dp机枪的两脚架调整了一下位置,好让射界指向刚才鸟叫出现的方位。

通常来说,这样的操作对于距离阵地还有几百米的德军侦察兵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察觉的。

但苏军士兵为了更好隐蔽而在射击窗口放置的树枝和用水打湿的泥土,被仅仅是轻微移动了一两厘米的两脚架摩擦碰撞产生的细微声音,却被声测阵列捕捉到了。

超乎想象的声测灵敏度、测距精度,配合已经知晓的己方侦察兵位置。

让在当前目视条件下,侦察兵进行一些低强度火力侦查,都不一定能骗出来的苏军隐蔽机枪火力点的位置,无处遁形。

很快在几乎所有苏军士兵都未能从这些似乎有问题,但又因为确认问题就会暴露阵地的奇怪鸟叫中,意识到这种侦查手段的存在的情况下。

阿贝格尔少校得到了一份,由于各班排具体掩体位置都是由其指挥员自行决定,而并不能准确确认自己部下全部机枪火力点位置的,步兵第2师指挥官阿贝左夫中校手中的地图,标注的还要精确的苏军防线火力布置图。

这让阿贝格尔少校的攻击,可以算是占尽了先机,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并不知道德国人又开挂了的步兵第2师,是如何在后续的防御中维持了阵地稳固的呢?

那自然是原本认为胜券在握的阿贝格尔少校,在布置完攻击计划准备动手的时候。

终于确定了阿贝左夫中校指挥部位置的玄学声测部队,通过对指挥部内参谋们对阿贝左夫中校的报告分析获知了如下的信息:

先是,数量不明的t-34坦克即将抵达鲁扎尼;

(这是坦克第4师收到,从“守墓人”事件中嗅到了在这一防线坚守更长时间可能的“图司机”的命令后,派来加强鲁扎尼防御的部队。

而加强这里防御的目的,是形成一个以普鲁察内为头,巴拉诺维奇为尾,中间由鲁扎尼、伊瓦采维奇、斯洛尼姆和米拉维迪组成的新塞子,从而更长时间迟滞第2装甲师向明斯克方向突破的步伐。

这也是泽尔瓦作为这条防线北边的突出部可以被放弃的原因。)

然后是,一个夜间轰炸中队正在待命,准备随时支援鲁扎尼的守军;

(从克里姆林宫赶往西方面军空军的三名兵人,借助薯条旅装备部的帮助,和对于苏联空军水平的熟悉程度,从巴拉诺维奇-斯摩棱斯克一线的苏联空军部队中,选调了一批人,组成了本时空苏军第一支专业化夜间空袭部队。)

最后是,苏军上级通知鲁扎尼守军开辟着陆场,空降兵已经做好了在明天可视度恢复的第一时间向这里增援的准备。

(从克里姆林宫赶到莫吉廖夫(西方面军指挥部)的叶戈罗夫元帅(兵人),接管了正在第11集团军抗线的巴甫洛夫的指挥职位,并开始调动西方面军预备队第13集团军和其他一些部队增强明斯克的防线。

空降第4军作为叶戈罗夫手中当前唯一一支可以快速机动且有一定战斗力的部队,立即被派往了当前最为要紧的防线处。)

这些具有一定战略价值的情报,即使是在玄学声测部队无法获知,上述括号中揭示的原因的情况下,对于当前实际对于苏军情况了解并不多的德军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

这也是这支实验性质的部队,能在当前运输能力紧张的德军中获得一个运输车队帮助,并抵达这个次要战场位置进行实验的原因。

就是这些消息对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