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三章 执意(4 / 5)

加入书签

奶就是娘,只要给吃的,你让他们信啥拜啥,他们都不在乎。

可是杨振可绝不希望,在自己带着人马打生打死打下来的土地上,最终却安置了一批信了洋教的人。

所以杨振自打从沉永忠那里听说了汤若望他们借鸡下蛋,拿着金海镇的钱粮传教的搞法之后,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可以说已经动了杀心。

只是现在,这些洋鬼子传教士不管咋说还有点用,所以杨振才没有当时下令叫李吉将他们都沉了海。

但是已经动了杀心的杨振,有朝一日,必会对他们这种人有个最后的处置。

所以,杨振这个后世之人,其实很能体会方光琛的想法,很能理解他对洋鬼子以夷变夏的担心。

只是眼下,针对洋鬼子采取行动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等到那个时机真正来临的时候,包括大员、濠镜澳甚至南洋在内,所有洋鬼子从中国人手中拿走的东西,必得连本带利还回来。

不过这个想法,现在杨振还不好当众说出来。

所以,这天下午,杨振在听完方光琛的那些话以后,思索了好一阵子,最终才摇头苦笑着说道:

“方谘议,廷献老弟,你的担心我知道,可是洋夷已经泛海东来,避是避不开的,你不跟它们打交道,难道它们就不来了吗?要我说,该来的总会来的。

“但是,正如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洋夷泛海东来不怀好意,跟他们打交道有危险,咱们就躲着他们。像倭奴国现在所做的那样闭关锁国,关起门来自成一统,是不行的。

“你说的没有错,与洋夷联手合作,的确有暴露虚实,甚至是开门揖盗的危险。可是相应的,我们与之合兵一处,也就能知道他们的虚实长短,将来也好借敌之长,补我之短,以我之长,击敌之短!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都督——”

“好了,好了,廷献老弟,你的意思我都懂,包括张臣、李禄、杨珅你们的意思,我也都明白。”

杨振的决定,在金海镇引起如此大的异议,这还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好在对于杨振的决定提出异议的这些人,都是毫无争议的杨振的铁杆心腹,倒是并没有其他人往别的地方想。

因为大家都知道,张臣、李禄、杨珅,包括方光琛在内,都没有别的心思,他们据理力争的东西,不是针对杨振而起,而是针对杨振所做出的联合红毛夷出兵倭奴国的决定。

然而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人物的异议,也让杨振的决定有了更多的非议空间。

当然了,杨振对这次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反对,并没有什么不快,反倒是苦口婆心跟他们讲起了道理。

不过当他对方光琛做了一些解释后,发现方光琛板着脸还要争辩,当下连忙苦笑着摆手叫停。

为了这次出兵倭奴国,杨振已经做了很久的准备,事到临头,他是不可能因为他们所说的各种风险就放弃行动的。

对他们来说,倭奴国那么远,打不打都可以。

但是对杨振来说,只要有一点点机会,他都要牢牢抓住。

在他们看来,杨振非要打倭奴,或许是因为倭寇侵袭过大明朝的东南沿海,又或许是因为倭奴国曾经不自量力企图吞并李朝,然后进占辽东。

但是对杨振来说,打倭奴可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陈年旧账,而是他来到这一世后赋予自己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必须完成的使命之一。

对他来说,不管是穿越时空也好,或者是轮回转世也罢,总而言之再世为人之后,不灭倭奴,天理不容。

当然,杨振也并不指望仅此一次就能灭了倭奴国。

事实上,他这一次只想趁着北伐清虏之前的空档,打一下倭奴国试试,争取软刀子割肉,叫它们先尝尝割地赔款的滋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