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江湖风云:风起微服,剑指世家(2 / 4)

加入书签

”),操纵着地方的司法、税收、民生,甚至连当地的军政官员,也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皇帝的诏令,出了长安城,便如同强弩之末,往往在州府一级便被无形消解,到了县乡,更是沦为一纸空文。

“世家与皇族共治天下?”李承乾在回京的马车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朕的天下,何时轮到与他们‘共治’了?”

这便是封建王朝的长久弊端,一个他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绝不能容忍的毒瘤。

穿越而来的李承乾,深知历史的走向。他凭借着超越时代的眼光和知识,以及一群被他彻底解放思想、赋予权力的杰出女性(她们组成了他最核心的女将和女官团队),硬生生扭转了初唐的历史轨迹。他平定了内部的叛乱,以惊人的速度整合了国力,然后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边疆和域外。

在他的主导下,大夏的军队,尤其是由女将统领的新式军队,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她们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得益于李承乾带来的初步工业理念和冶金技术改进),战术灵活,攻城掠地,开疆拓土,短短数年间,大夏的版图急剧扩张,国威远播。一些男性宿将虽然仍在,但其光芒,已被春兰(李承乾原二皇子府首席丫鬟,文武全才,现大夏右丞相,百官之首!)、林慧莲(武举冒头的女帅代表)、春桃(原皇子府丫鬟,现在的各路域外领军元帅)、叶灵儿(武林门派出身的女将军女元帅)、艾娃(征服的外域女将女帅)等一大批耀眼的女将所掩盖。

军权,牢牢地掌握在李承乾和他的女将团队手中。

不仅如此,这些女将们并非只有军事才能。许多人在战争的间隙,或是在治理被征服地区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治国天赋。她们积极推广李承乾带来的新政策、新技术,鼓励农桑,发展商业,整顿吏治,打破了世家大族对知识和权力的垄断。大量平民女子通过学习、从军、入仕,开始在社会各个层面崭露头角,逐渐当家做主。

这一切,无疑极大地触动了以关陇集团为首的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

科举和武举的兴盛,打破了他们对官场的垄断;女将和女兵的崛起,削弱了他们在军界的影响力(传统上,军权是世家维持地位的重要保障);新的经济政策,冲击了他们的经济基础;女性地位的提升,更是颠覆了他们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和社会结构。

在他们眼中,李承乾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妖孽”,而那些手握大权的女将,则是“牝鸡司晨”的祸水。她们的存在,她们的作为,正在逐渐压缩世家大族和门阀贵族的生存空间,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不满与日俱增,暗流在平静的水面下汹涌。世家大族们开始暗中勾结,互相串联,利用他们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阳奉阴违,阻挠新政,甚至开始试探性地与一些对李承乾不满的旧勋贵、旧将领接触。

李承乾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潜藏的危机。他知道,边疆的战争可以依靠强大的武力迅速解决,但内部的顽疾,尤其是这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却如同附骨之疽,必须用更精妙、更彻底的手段来清除。

他和他的核心女将、女官团队(包括他的几位妃子,她们不仅是伴侣,更是重要的政治助手)经过多次秘密商议,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开始酝酿成形——引蛇出洞,一网打尽!

而何玉凤和她的女侠团队,就是这个计划抛出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诱饵。

“陛下,何玉凤那边,已经按照计划,与各地的‘女侠同道’取得了联系,响应者不少。”皇宫深处,一间密室之内,梅剑向李承乾汇报,她手中拿着一份加密的情报。“根据我们安插在各地的眼线回报,那些世家大族,果然开始注意到她们了。”

李承乾端坐在案前,目光沉静:“她们的‘诉求’传出去了吗?对世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