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赵祯,守成平庸之君(北宋历史)(3 / 5)
唯有东华门唱名者才是好男儿!
李念又道:“关于狄青还有一传闻,此传闻与狄青之死有关,说是狄青在担任枢密使后,自恃有功,变得十分傲慢,但其却很袒护士卒,士卒每得赏赐,皆念狄青之功。”
要是按照这说法,这狄青很不明智啊,不知道宋太祖便是通过兵变而得了皇位?
他越得士卒爱戴,越会引起宋廷上下忌惮。
王翦道:“此举必会引得宋廷上下以之为患!”
李念笑道:“正是,当时的重臣文彦博便向赵祯提议将狄青外放,视之离开朝廷。”
“狄青得知自己无罪却要被外放,感到很委屈,遂到文彦博那为自己辩白,并询问自己被外放的原因,可文彦博直截了当告知狄青:‘没其他原因,只是朝廷怀疑你罢了!’”
“这当时便将狄青吓到,不敢再多言多问,到了地方上后,赵祯每个月都会派使者来慰问看望狄青……”
听到这,冯去疾已经明白在这传闻中,狄青是怎么死的了,他道:“狄青必会认为此是赵祯疑他,特意派人过来察探,忧忌之下,难以长寿!”
李念道:“在这传闻里,实则这些都是文彦博为了除去狄青的计谋。狄青以武将出身成为枢密使,坏了文臣们的规矩,他们不愿意看到一武人能和他们平起平坐,乃至位在他们之上。”
通过狄青的事迹传闻讲完赵宋的崇文抑武,李念将话题拨回,道:“在狄青领军下,侬智高起兵反宋终被镇压,狄青也因此功得以升枢密使。”
“此战本可避免,甚至可以侬智高为用,却被赵宋硬是变成一场对自己的战争。且这场战争会爆发,也是因赵宋不重视傥犹、广源、安德等羁縻州,对交趾政策不利遗留所成的祸患。”
要是赵宋能重视这些位于边境的羁縻州,或将交趾一统,也不会有这些事发生。
“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宋其实都未有好处,赵祯在军事方面能称得上不错功绩的地方,可能便是在康定年间让人编纂了《武经总要》,总结了宋之前的军事思想,并介绍了许多武器制造。”
“至于在经济方面,也无甚建树,反倒三冗问题和土地兼并更为严重。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倒有些成就,尤其文化!”
“欧阳修、范仲淹、晏殊等都在赵祯时期活跃,苏轼、王安石等也是赵祯时中进士。”
虽看不上赵宋,但李念也承认宋的文化发展确实繁荣。
“苏轼有一首中秋词被评为千古第一,此词名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时想念弟弟苏辙所作。”
“苏轼一家,其父与他们两兄弟都是宋时知名的文学家,并称‘三苏’。说来,苏轼一生官路不畅,被贬来贬去,可其弟苏辙官路却顺畅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