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首次参加朝会(2 / 3)

加入书签

,年龄达到十七岁的青年男子,便会自动成为秦军预备役。

    十七岁时先服“更卒”役,每年一个月,任务就是到本地郡县修路、筑城墙、运输物资。

    二十岁后开始服“正卒”役,为期两年,第一年在本郡服兵役,参与军事训练,一般郡县地方上的部队便是此类军士组成。

    第二年则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兵种,接受国家征调当一年卫士或戍卒,或在郡县,也可能会到京都或边疆。

    但在实际操作中,不仅青壮男子可为兵,若有需要,就算女子和尚未成年的稚子也可为兵。

    后世有人说秦时的女子地位高,确实还不错,但也得看秦时的女子付出了什么。

    男人被征去了战场,她们是家中主要的劳动力,且有时还得上战场和男子一般作战,能不给高一点的地位?

    这种模式对要一统天下前的大秦很有利,毕竟全民皆可为兵,军队不够了,随时能拉起一支,但对整个天下就不再那么有用,须得进行修改。

    大秦已不再是那个七国之一的秦国,须得考虑的也不再是如何征服六国,统一天下,而是要如何治理好天下,且六国各地的情况和昔日的秦国不同,更得多加考虑。

    听完王翦、尉缭等人发言,嬴政看向李念,问道:“李念,你有何看法?”

    见嬴政询问李念,许多大臣的目光都落于其身,尤其如尉缭等对李念极感兴趣的人。

    尉缭本就想和李念聊一聊,可一直逮不到机会,如今倒可看看此人能说出什么言论。

    李念起身道:“臣以为王尚书、尉侍郎所言甚善,但臣以为可在其中再添加一些事物。”

    嬴政道:“说!”

    李念又道:“臣以为可将读书识字也作为一种功传于军中,如哪位将领手下兵卒识字更多,可为其记功,如某位兵卒能识更多字,也为其记功。”

    其实让士兵读书识字在古时也有,并不像现代人潜意识的印象中,古代将军可能识字,可底层军官通常跟识字不沾边,在出土的汉简中便曾有过记录。

    据李念所知,大秦军中并不禁止识字,但不禁止不等于会提倡鼓励,大多数秦卒还是不识字。

    听到李念这话,王翦饶有兴趣道:“你之意是鼓励军将让手下兵卒读书识字?”

    其他些大臣也有不同想法,李斯想的是兵卒识什么字,老老实实听指挥打仗就好了,识字知理后反不容易听话。

    淳于越脸露欣喜,虽听苏胥说这个李念不太待见他们儒家,但其肯谏言让兵卒识字,这却符合儒家有教无类思想。

    李念点头道:“正是!”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