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培养亲秦人才(2 / 5)

加入书签

bsp; 当然,大多没好结果的原因主要还是有熊、鹰、牛、鸡这类家伙在其中搅局。

    众人现在也知道了,李念有时的提问并不是要他们回答,只是让他们感觉在参与,遂未有人回答。

    “头曼单于、西瓯王大概不会允许他们这么做,而这些人又想要做,两者间便有了矛盾,若不能及时解决,有可能会变成内乱。”

    至于为何会有矛盾,无须李念讲明,熟悉权谋的众人也知道:这些人想做事,就需要权力,也就是要从单于、头领等人手中分权,单于等人会允许?

    而且,这些人要做的事还可能损害单于、头领们的利益,既要分他们手里的权,又要损他们的利,更难允许!

    然而,单于、头领们越不允许,又越会让这些人感到愤怒憋屈:你们是看不到南边(北边)的大秦有多强了吗?

    再不设法变强,迟早要被大秦吞并!与你们这群虫豸呆在一起,能做成什么事?唯有灭了这群虫豸,匈奴(百越)才有希望!

    李念继续道:“即使他们能保持克制,不爆发冲突,产生内乱,大秦也可以在适合的时机‘帮’他们一把,毕竟他们都是大秦的学生。”

    “这些人在大秦留学,看到了大秦的强大,大概率会倾向大秦,到时大秦只要在其中择选合适的人进行扶持……”

    一些人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李念,这“帮”和“扶持”不太正经吧?

    但这个方法还真有一定可行性,让他们自己人咬自己人,从内产生分裂,要是操作的好,不仅可以控制他们,甚至还能吞并了他们。

    尉缭道:“尚书之法颇妙,然缭有一问,倘若这些人不接受大秦的‘帮助’、‘扶持’,只想回去后将自家建设强盛,又当如何?”

    “尚书先前提到‘先进’一词,缭以为不错,然其等在大秦所学较其自家更为先进,若将大秦先进技艺传回,会否对大秦造成威胁?”

    尉缭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即这些人在大秦学习,要是真让他们给学到了东西,造成大秦的技术外流,可能成为大秦之患。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发生,最典型的就是某脚盆,派遣唐使学习了大唐先进的工艺和文化,最终在多年后,成为华夏之患。

    李念道:“确有这种可能,但李某以为无须太过担忧:一者,其等在咸阳学习会有严格限制,非所有学科皆能学。”

    尉缭又道:“我知尚书之意,然像百越之人,其等前来,必是想学习治疟医术,大秦确实可阻止他们习得,可时日一长,百越人学不到想要之物,必定不满,如何解决?”

    李念道:“对其等进行严格考核,可适当开放部分学科。”

    见尉缭又要说话,李念先一步道:“李某知众位在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