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扶苏知历史(2 / 5)

加入书签

,始皇帝本人也没睡,他靠在宽敞的榻上,并未召哪一位妃嫔侍寝,还在思考定立储君之事,虽说他中意于扶苏,可扶苏真能撑得起这个重担?

    同时,他还在思考一事,是在扶苏成为储君之前,使他知晓历史,还是在扶苏成为储君之后,使他知晓历史?

    在之前使扶苏知晓,有助于判断扶苏是否适合成为大秦储君,但这不利于保密;在之后使扶苏知晓,虽更利于保密,但这又不利于判断清楚扶苏是否适合为大秦储君。

    在扶苏回归咸阳的第三天,始皇将诸位公子召到章台宫,也不搞弯弯绕绕,直接开门见山:“今日将你等叫来,是有份考卷让尔等做。”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不困了,哪怕是对储君之位并未有太大野心的公子高也打起精神,父皇这显然是要通过考卷测评他们,以此作为立储的一个参考。

    始皇帝指了指殿内已摆设好的桌椅,道:“各自落座,马上便会将试卷发下,尔等需在午膳前答完!”

    说罢,始皇帝不再理会这群儿子,开始处理起政务,也用不着他监考巡场,他这些儿子不敢在他眼皮底下作弊,且殿内还有蒙毅,及内侍、侍卫在。

    很快,试卷被殿内的内侍发下,扶苏扫了眼手中的试卷,试卷用的是简书(简体字),没用秦篆。

    这试卷本身就是在考察他们对简书的熟悉程度,要是哪位兄弟对简书不熟,别说答题,连看懂题目都是个问题。

    但他扶苏不在此列,那个鸟地方的生活条件不如咸阳安逸,吃喝不如咸阳,娱乐之丰富也不如咸阳,可正因如此,才让扶苏能静下心思考和学习。

    在那里呆的一年多,他通过自学自练,对简书已相当熟悉。

    相较于曾经的七国文字,简书因其更为工整、易懂、便于书写,必会取代其他文字成为大秦通用文字,而作为一国储君,岂有能看不懂自家文字之理?连自己国家的文字都看不懂,还当什么储君!

    那些分封到地方上的兄弟可比他扶苏条件好多了,他们能从咸阳获得各种帮助,其等只要有心,必不可能出现不熟简书这种事。

    而通过这一简单的手段,便能刷选出那些被分封到地方上后开始天高始皇远,没好生学习了解的人。

    手段虽简,却很有用!

    扶苏将试卷的题目先看了一遍,发现这题出的很有意思,主要是治国理政的策问题,但也有格物题、算数题。

    这对那些没去仔细学习过格物、算数的人,又是一个难点,可他由于对李念的许多观点感兴趣,想要在回到咸阳后向李念请教,特意去了解过,虽不说深入学习,但比于那帮兄弟,应当要好不少。

    扶苏心中不由生出一个念头:‘这该不会是父皇专门给他准备的考卷,让他成为大秦储君能更名正言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