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赵煦的怨恨由来(北宋历史)(2 / 5)

加入书签

人顿时反应过来,这些大臣朝着高太后方向奏事禀告,那帝座与高太后相对的赵煦岂不是……

    始皇等人表情古怪起来,这……真是一个很难让人想到的点,但确实会很得罪人。

    “大臣们面朝高太后奏事去了,帝座上的赵煦只能看到其等臀背。还不只观看一日,而是赵煦亲政前的那些年都要看。”

    只能看着大臣的屁股和背,还要连看好几年,是个正常人都会不满生怨。

    而且,高太后和元祐大臣们不太可能一点也注意不到他们这样干是不尊重赵煦,十有八九是他们知道,但都没当回事。

    干了又咋的,小皇帝还能拿他们怎样不成?

    “不仅是在此事对赵煦不尊重,在其他事上,高太后和元祐大臣对赵煦也很不尊重。元祐是赵煦在即位后所用的年号,但元祐年间是高太后主政。”

    “元祐大臣便是高太后主政时任用的那些反对变法的官员,也称‘元祐党人’,被认为是旧党,与其等相对的便是‘元丰党人’,被认为是新党!”

    “两党之争源起于政见不同,在最开始时两党还有所克制,可在两党争斗激烈时,各种手段齐用,使得两党之争最终变为打压异己之争,若一方得势回归朝堂,那另一方必会被贬谪逐出朝堂。”

    “可谓势成水火,两不相容,有他就没我,新旧党争持续数十年,徒耗赵宋国力。”

    李念摇了摇头,接着又道:“首先是赵煦的生母,其生母出身寒微,入宫后初为赵顼侍女,后来为赵顼生下子女,才有了一定地位。在赵顼离世,赵煦即位后,作为赵煦的生母,理应提高待遇。可高太后未如此做,反而对赵煦生母进行压制!”

    冯去疾笑道:“赵煦生母天然与赵煦更为亲近,高太后将之压制,是害怕其借赵煦与她争权。”

    李念道:“正是,但高太后这般作为会让赵煦怨恨。在其活着时,赵煦不敢发作,可等她死后呢?”

    “还有元祐四年,从宫内传出赵煦找乳母,大臣范祖禹认为赵煦才十四,非近女色之时,上疏相劝,言辞激烈。”

    “其言‘今外议虽虚,亦足为先事之戒。臣侍经左右,有闻于道路,实怀私忧,是以不敢避妄言之罪。凡事言于未然,则诚为过;及其已然,则又无所及,言之何益?陛下宁受未然之言,勿使臣等有无及之悔。’”

    特别是最后一句,什么叫做“陛下宁受未然之言,勿使臣等有无及之悔”?

    翻译过来便是:即使陛下您没做过这事,我等冤枉了陛下,但冤枉就冤枉了,陛下您受点委屈,不要让我们以后后悔啊。

    我们都是为了陛下您好,就算冤枉了陛下您,那也是为您好啊,陛下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其等出发点可能是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